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130篇 |
免费 | 2691篇 |
国内免费 | 23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751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996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097篇 |
丛书文集 | 6506篇 |
理论方法论 | 1914篇 |
综合类 | 48778篇 |
社会学 | 478篇 |
统计学 | 6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3篇 |
2023年 | 284篇 |
2022年 | 857篇 |
2021年 | 1445篇 |
2020年 | 1076篇 |
2019年 | 1360篇 |
2018年 | 1477篇 |
2017年 | 1549篇 |
2016年 | 1833篇 |
2015年 | 2278篇 |
2014年 | 2980篇 |
2013年 | 3238篇 |
2012年 | 3830篇 |
2011年 | 4423篇 |
2010年 | 4263篇 |
2009年 | 4336篇 |
2008年 | 4299篇 |
2007年 | 4321篇 |
2006年 | 4016篇 |
2005年 | 3771篇 |
2004年 | 3082篇 |
2003年 | 2302篇 |
2002年 | 2190篇 |
2001年 | 2029篇 |
2000年 | 940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26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8篇 |
1975年 | 10篇 |
1970年 | 6篇 |
1968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学术界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从多角度界定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从多层面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扩散机制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但现有研究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内涵方面忽视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因此在制约因素和运行机制中没有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展开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意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高职食品类专业建设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高职食品专业多年的教学实践,从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出发,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强化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品专业的基本定位是食品安全与检测、营养与功能食品、食品应用技术三个方向,同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持续关联与聚合、发酵与扩散,极大地影响着公众的情感和态度,易引发集体非理性恐慌,网络时代信息扩散和迭代呈现全新特征和趋势,故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结合“土坑酸菜”事件,利用Python技术获取媒体原始资料,对资料进行扎根编码分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机制模型。根据编码结果识别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六大主范畴,包括结构性诱因、结构性紧张、一般化信念、(有效的)组织动员、社会控制、风险放大,将主范畴内容纳入价值累加理论六大因素中,分析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是以突发事件为分界点,分为前期蓄势、中期造势、紧急处理三个阶段,前期蓄势和中期造势阶段通过多轮循环相互反馈影响,最终放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在整个风险扩散过程中,网络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的“社会放大站”,其加速了信息传播,强化了公众风险感知。本研究运用价值累加理论、基于宏观和微观整合层面,细化探究了网络时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风险放大的完整过程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风险放大SARF研究框架,为相关研究做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6.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多重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特征、培养实施方案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多重课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7.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结合我国1983到2006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FDI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作用作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FDI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作用不显著.并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分析了原因,提出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调整FDI在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108.
李爱伶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139-142
西部地区政府的经济政策创新,可以弥补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推动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9.
VR技术是构建元宇宙世界的核心技术之一,兼具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三大特征。基于VR技术特征构建的绘本课程体系能够弥补传统绘本课程的不足,为幼儿提供全新的绘本课程体验,突出表现为:沉浸性破隔离;交互性变主动;构想性融时空。但VR技术应用于绘本课程也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前期投入成本高,普及推广难度大;教师能力需提升,评价机制待商榷;安全风险影响大,家长接受程度低;儿童发展差异大,潜在问题待理清。针对这些困境,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科研推动其普及;创新绘本课程教学模式,以创新带动其转型;增强VR技术的实践效能,以实效论证其价值;加强VR技术的安全性,以安全促进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0.
从数字技术应用素养、数字内容社交素养、数字媒体创新素养和数字安全保护素养4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数字生活参与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素养总体偏低。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村居民数字消费、数字文娱、数字出行、数字教育、数字医疗和数字生活参与度。社会网络、社会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对不同领域数字生活的影响有较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素养通过强弱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居民各领域数字生活影响存在差异,尤其是弱关系网络对参与复杂数字生活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立健全数字教育培育体系,提高农村居民自我效能感,统筹协调强、弱社会网络,提升社会学习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