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15篇
  免费   1694篇
  国内免费   693篇
管理学   19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24篇
人口学   526篇
丛书文集   4704篇
理论方法论   1764篇
综合类   38573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431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1178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1331篇
  2014年   2066篇
  2013年   2271篇
  2012年   2767篇
  2011年   3561篇
  2010年   3546篇
  2009年   3712篇
  2008年   3837篇
  2007年   3959篇
  2006年   3696篇
  2005年   3396篇
  2004年   2640篇
  2003年   1943篇
  2002年   1949篇
  2001年   1828篇
  2000年   79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1868年伴随着康奈尔大学的诞生,“康奈尔计划”也随之形成.这一计划是两位创办者康奈尔与怀特办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康奈尔大学首任校长怀特成功将二人先进的办学思想从理念付诸实践,即“康奈尔计划”的实施.校长怀特与其继任者亚当斯和舒尔曼的实践使得“康乃尔计划”让年轻的康奈尔大学办学模式独树一帜.“康奈尔计划”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美国大学社会服务理念的演变过程,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一计划随着大学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拓展,对当时美国高等教育的僵化体制、专制管理以及迂腐的教学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其最终走向卓越而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992.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采用直音、反切注音,共70例。直音有38例,反切有32例。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严重而又尴尬的现象,以及中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对母语文化教学忽视的现状,立足于母语文化教学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母语文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准确的城市化预测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在结构突变理论的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对1978~2010年陕西城市化率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999年为陕西城市化率的结构突变点,说明城市化率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分段以后的拟合优度明显提高。分别以阈值0.8和1进行分阶段构建的Logistic拟合精度明显提高,但阈值为1的精度更高,说明陕西城市化还在加速,预测表明到2030年陕西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总体而言,从1984年到2030年为陕西省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住房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995.
为适应21世纪大学生性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反思.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应从性教育主体机制、内容体系、教育方式等方面全面改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的性教育主体机制,建立“知识、道德、法制”三位一体的性教育内容体系,发挥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自我教育互补结合的性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96.
审美经验与公共领域的审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的审美交往是自由和谐、理性批判与情感表达有机相融的理想状态.审美化的介入与渗透成为当前公共领域的重要背景,“审美经验”在其中更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审美经验的社会共通性成为联系公众的心理纽带;审美经验的社会交往性有助于舆论共识的形成;审美经验更像一层富有弹性的保护膜成为公共领域批判性的缓冲剂.审美经验成为超越现代社会分化局限的伦理资源,以及社会利用和争夺的潜在公共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997.
李晶 《职业时空》2012,(8):174-176
在新时期,"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需求、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新时期开展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从制度、体系、方法等全方面加强保障,已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998.
"世界"一词尽管在词典中有多层含义,但现代世界观不可避免地支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现代世界概念把世界看作外在的客观实在,并以认识和控制世界为目标,这不仅面临着无法解决的认识论问题,而且还会招致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但在古代汉语和西语中,"世界"的基本含义都是指涉人的某种特殊的生存状态或生存境况。实际上,不仅天堂、地狱等概念,而且现代世界概念,都是从原初世界概念的基本含义中派生和蜕变出来的。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必须从其原初的基本含义出发,并且必须是生存论的。  相似文献   
999.
高校辅导员工作既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一个人际思想沟通的过程。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沟通。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就高职院校辅导员沟通能力的提高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话语结构、属性与功能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症候。随着80年代的终结、现代性的断裂、消费革命的发生与全球化逻辑的形成,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范式,最终陷入阐释的焦虑与贫困。本文考察了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性特质及其在当下的阐释焦虑,并从新的社会文化结构与话语生产机制出发,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出局部的话语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