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2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42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论学报编辑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性。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活力,就看它是否能够不断创新,以超常规的状态前进。高校学报编辑作为本校知识创新成果的宣传者,必须走创新之路,必须注重创新意识在编辑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2.
关于实施创新学分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创新学分制的实施适应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施创新学分制,应建立科学的量化、细化指标体系,处理好内容与形式、质量与数量、教与学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63.
预测在听力理解中是一项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运用预测策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本文分析了预测策略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探讨了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预测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建议听力教师加强学习策略指导,以增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4.
在会计原则体系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该与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一样作为体现会计修正性惯例要求的一类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有些会计原则有时存在冲突,需要进行协调.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既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又不能对该原则加以滥用,同时,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进行成本与效益权衡.深中侨"保牌"失败一事表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企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5.
该文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探讨系统风险系数(Beta)、规模与未来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市场风险溢价符号,Beta始终没有对未来股票收益表现出显著的解释能力.在不考虑市场风险溢价符号时,规模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规模效应存在.当市场风险溢价符号为正时,规模效应依然存在;当市场风险溢价符号为负时,规模效应消失.本文还发现,Beta系数与公司规模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我国《消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法律适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的法律适用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议颇大。文章重点阐述了实践中分歧较大的法律适用主体、范围及合理度等问题,认为适用《消法》第49条惩罚性赔偿的受益人应为消费者,该条既可以适用于侵权行为,亦可以适用于合同违约行为,其惩罚赔偿额度应当据实际情况作出有利于消费者的调整。  相似文献   
67.
新疆地毯享誉中外,是新疆各民族印染、编织、绘画、雕刻、刺绣等技艺的综合体。其整体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研究价值。该文概述了新疆地毯的发展历史,并对其艺术特色作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8.
现代西方哲学相比较于传统西方哲学而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三个方面的表现可归结为一条,即消除旧意志观,确立新意志观。  相似文献   
69.
18世纪的中韩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往来于两国的使节活动进行的。尤其是从18世纪后半期,朝鲜朝“北学派”的文人、学者,以使节团随员或检书官的身份来到中国,直接同中国文人学士接触,并通过笔谈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进行坦诚的交流,为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两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回顾18世纪中韩两国文人学士之间友好交流的历史,对21世纪中韩文化交流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音乐欣赏(或鉴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之一。音乐艺术以声音为材料诉之于听觉,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到审美认识和判断,构成一个完整的欣赏心理结构。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的重要内容为中西方声乐、器乐代表作品,同时也涉及中西方戏曲及歌剧欣赏。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在全国还处在起始发展阶段,教材内容的选用、教师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以及非艺术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积累等四个问题需要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