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44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124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以2000-2003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22家公司为样本,比较了发行前1年到发行后1年三个反映业绩的财务指标中位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可转债融资效果不佳,除了企业方面的原因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2.
我国古民俗研究起源甚早,可追溯到西周初。而古民俗学研究之形成,应以两汉《淮南子.齐俗训》、《风俗道义》的出现为其标志。逮唐宋民俗研究风气大开,统治者视民俗研究为资政佐治之重要资源,更促进了民俗研究的发展。至于西方民俗理论传入而形成近代意义之民俗学,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相似文献   
173.
根据雍正、同治、光绪三个版本的建始苗族龙氏族谱,结合方志、墓碑等其它地方史料,考证描述修谱的任务、作用和谱书所反映的苗族聚居区社会变化.在清代康熙以后的西部开发过程中,建始民间社会经历了从边缘进入主流的社会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组建家族社会、文化改造和形成民间社会精英并逐步转变成乡绅.  相似文献   
174.
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地位,传统的中国家族伦理文化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演变;20世纪中国文学的百年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是中国家族文化精神特质的折射,作家们的创作心理、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等主体素养均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家"无处不在的辐射力和永恒性更是规约着创作者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传达方式--二者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联构成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国文学富于叙事张力的特点,家族文化"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动荡里能够相对不受政治社会、经济条件、文艺运动等影响的文化潜在性,又提示了这一切外力背后的中国传统内质的坚硬和它对文学强韧的渗透力量".  相似文献   
175.
结合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6.
文章回顾了中国外语教育制度的历史,指出了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的弊端,并从逻辑学、社会学、法学、社会语言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对该制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外语教育制度提出了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77.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危害社会的有组织犯罪,既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并大有发展蔓延之势.1997年我国刑法专门增设了"组织、领导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却往往难以认定,学术界的观点也众说不一,文章试就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8.
论述企业家和企业形象的关系,企业家塑造企业形象应具备的素质,并以万向集团为例,通过剖析鲁冠球培育优良的企业形象的实践,探讨了企业家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9.
从当代译学对翻译进行外部研究的趋势出发,分析了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译论和权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征,即都是从文化或政治语境这一宏观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关注目的语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强大操纵能力,还具体探讨了目的语语境中的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和文化地位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0.
论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对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法律还没有为数字环境中的版权人权利和用户权利之间树起界限分明的“篱笆”时,版权人自己就树起了“技术篱笆”。不可避免地,“技术篱笆”保护权利的正当性引起人们的质疑。版权法中“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加强了设置在版权作品中的数字技术保护措施,强化了版权人对版权作品的控制。同时,“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也对合理使用规则提出了挑战。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版权法中的“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在不同程度上压缩了版权合理使用在数字环境中的存在空间,从而增加了信息获得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