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10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从阐释学理论中的"理解的前结构"和"视域融合"角度上看,张培基先生的中国现代散文英译可探析哲学阐释学的解释力。"理解的前结构"主要对张先生选择译介对象产生影响,而"视域融合"主要影响到张先生从词汇、句法和风格三方面对译文进行处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62.
家庭是人类自古以来形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医疗、生育、精神慰籍等方面以及对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化发展过程中,家庭保障也对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更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3.
基于住房市场多方博弈的视角,讨论了中国商品房与保障房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住房市场状况下各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博弈均衡;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存在"价格引致"、"存量过滤"等互动关系;遵循住房过滤规律,建立互动机制比分立运行下的住房市场更加有效。住房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商品房与保障房形成有机互动,住房政策应遵循住房过滤过程,建立存量商品房与保障房互动机制,推进住房保障共有产权制度建设、促进住房市场良性运作,提高住房保障绩效。  相似文献   
64.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文化冲突和文化相融的关系、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人与社会发展的"两本"关系。  相似文献   
65.
强制缔约制度是现代契约法为践行契约正义而对契约自由进行的归位性限制,其存在领域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范围并不具有对应性,民生依赖和公共政策需要才是产生该制度的直接动因。在实务和学理认识中,应将强制缔约和其他性质法律关系的区别予以澄清,对强制缔约的学术分类进行科学认识有助于准确司法。  相似文献   
66.
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学习型组织由“点”到“面”的推广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推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各有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完善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指标体系,普及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的应用,强化学习型组织推广的评估。这些推广工作将有助于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7.
瓦斯事故频发的根源,除人为、落后的技术和设备等因素外,矿山安全法规的不健全或许也是一个严重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因素.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安全法规,指出我国的矿山安全法规与国外的相比不足之处,并对矿山安全方面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以求国家煤矿企业生产安全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8.
中世纪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世纪是基督教和西方音乐的重要发展阶段.在特定条件下,基督教会传承了部分古希腊、罗马音乐文化遗产,并始终把持着中世纪音乐文化的主导权,教会音乐构成了中世纪西方音乐的主体.尽管宗教色彩浓厚,但基督教音乐在单音音乐、记谱法和唱名法以及复音音乐等方面依然取得了可观的艺术成就,为西方音乐近代的变革和飞跃奠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随着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秦巴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重组。本文基于安康市的乡镇单元,采用空间分析合理划分人口集聚区的等级,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性,试图揭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人口集聚区进行策略引导。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区等级的划分可结合人口增速与人口总量;2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口集聚产生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集聚具有"马太效应";医疗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正效应,也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增的规律;交通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高程对人口聚集的影响存在负效应,并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而耕地对人口集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相关;3影响人口聚集的需求要素具有显著的差异,即经济发展需求>土地需求>便捷的交通需求>良好的医疗条件需求>低海拔需求。4对于秦巴山区来说,人口集聚的引导策略应结合"地情"进行统筹谋划,如人口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重点,人口次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人口中度集聚区以医疗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人口低度集聚区以高山人口转移为重点。  相似文献   
70.
以海事英语语篇为例探讨名词化隐喻在海事语篇中的特点、功能及其在语句与语篇中的实际运用,指出名词化是海事英语语篇中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名词化隐喻在海事英语语篇中的分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海事英语不同于其他语篇的文体特征,名词化结构是海事英语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符合海事语篇对正式文体的行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