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08篇 |
免费 | 561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74篇 |
劳动科学 | 43篇 |
民族学 | 490篇 |
人才学 | 11篇 |
人口学 | 343篇 |
丛书文集 | 4508篇 |
理论方法论 | 911篇 |
综合类 | 8954篇 |
社会学 | 1096篇 |
统计学 | 138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25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269篇 |
2021年 | 304篇 |
2020年 | 287篇 |
2019年 | 244篇 |
2018年 | 267篇 |
2017年 | 407篇 |
2016年 | 298篇 |
2015年 | 517篇 |
2014年 | 689篇 |
2013年 | 1022篇 |
2012年 | 922篇 |
2011年 | 1211篇 |
2010年 | 1365篇 |
2009年 | 1384篇 |
2008年 | 1210篇 |
2007年 | 1427篇 |
2006年 | 1428篇 |
2005年 | 1228篇 |
2004年 | 638篇 |
2003年 | 517篇 |
2002年 | 556篇 |
2001年 | 524篇 |
2000年 | 330篇 |
1999年 | 272篇 |
1998年 | 149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79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论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介石的个人独裁在不同时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呈现动态发展的特点。 1 92 7年至 1 938年 ,以国民党系统内的制约为主 ;1 938年至 1 94 7年训政结束后 ,以国民党系统外的制约为主 ;1 94 7年至 1 94 9年宪政时期 ,受来自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制约。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农村社会状况调查是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充分体现了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元性、类型的全面性等特点,成为全面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历史状况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93.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环境保障,而良性的经济发展又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因而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二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用循坏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电后的电位-时间曲线、电位阶跃下的电流-时间曲线以及X-射线衍射法进行了在KCl-HoCl3熔体中Ho63 在铜电极上还原形成钬铜合金的电极过程。Ho^3 在铜电极还原时,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HoCu5等后才出纯金属钬。测定了HoCu5四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自由能和Ho原子在HoCu5中的扩散系数及扩散活化能。 相似文献
95.
农村土地征收三大命题证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构建依赖于产权自主论、效率优先论、城市优先发展论三大命题假设,从逻辑与制度两方面背离了基础的法权内蕴与正义轨道,导致了集体、农民权利的旁落与土地增殖利益的单向度分配与再分配,也导致了土地利用的高耗散与低效率,更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为中国未来转型埋下制度性隐患. 相似文献
96.
随着社会结构性转型的加速,传统相对单一、封闭的乡村变得更加多元、开放,迫切要求治理重建和农村基层管理创新。各地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表明,在乡村社区重构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的乡村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给传统的乡村关系增添了新的变量。在国家权力和村民自治权力的博弈中.组织重构使乡村关系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从长远来看,未来的乡村关系的发展趋势将走向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97.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研究城市文化和文学等提供了现实对象。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可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任务。在当代都市化背景下,如何减少人自身的异化及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价值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现实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文化研究方向是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晚近十年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 相似文献
98.
99.
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路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都市、都市文化等概念从历史与逻辑、传统与当代等角度进行分析与梳理,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研究都市与都市文化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从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都市是人类城市历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从当代城市化进程的内在结构看,都市代表着当代都市化进程的最高逻辑环节。形成于都市这个特殊的人类生活空间、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高级精神形态与当代世界精神生产与消费的话语中心,都市文化直接表现为一种与城镇或中小城市完全不同的文化模式。从逻辑分析上讲,西方城市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主要划分为道德、科学与人文三种语境。与西方的城市(都市)研究主要隶属于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在学术渊源上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有密切关联。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中人文语境的存在,为沟通中西两种都市文化研究的话语谱系提供了经验基础与学理契机。 相似文献
100.
在消费社会下,人与人之间隔亘着物,我们的对话往往是通过物实现的.单纯的物经过人化成为品牌,而单纯的人经过物化成为品牌.无论是单纯的物还是人,因为那无所不在的欲望,都必然会成为一个他者眼中的形象存在, 都必然要经历一种品牌化的过程--用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诉说着"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为什么需要注意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