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8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福克纳和莫言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该文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出发,考察福克纳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通过比较福克纳和莫言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发现莫言只是在形式上借鉴了福克纳的作法,两者在母题原型叙事、象征叙事等深层结构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呈现出各自文学形态的独特特征。在探究两者上述的区别时,宗教是解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完善迫在眉睫。但从现有"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完善培养机制有着现实要求和意义。从提高各主体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认识,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增强"双师型"教师自我完善和主动参与意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相关配套制度等着手,以此推动"双师型"培养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3.
利用Halanay不等式的推广形式,证明了一类时滞微分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得到了一个新的积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的结果,并结合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4.
幼儿教师工作使命感对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幼儿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VQ问卷、组织工具性问卷和工作投入问卷对广州、佛山和中山共31所幼儿园的305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工作使命感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她们的工作投入度,且组织工具性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羁押制度的失范使刑事诉讼的正当性饱受怀疑和抨击.比较分析中外刑事羁押的制度理念、制度原理和制度操作,可知我国刑事羁押制度失范的根源在于其反程序的制度化设计,从而缺乏必要的自我反省能力.在吸收西方国家刑事羁押制度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通过羁押决定的司法授权和羁押的司法审查,以及通过对被羁押人参与权的保障来完善羁押制度的正当性,可以作为相关制度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6.
网络文学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研究对象大概是在2000年前后。十年来,研究者从网络文学的内涵、特征、文体、价值、传播以及网络文学与网络技术的关系、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对网络文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很好地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对网络文学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当然,其问题也不容回避,诸如研究与创作严重隔膜、研究深度有待提升、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等,都是日后的网络文学研究所必须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困扰农业生态发展的一大难题。在采用税法手段调整农业污染时应考虑到其污染方式的特殊性,将征税环节提前到生产和生活环节,对导致农业污染的输入要素实施调控。以巢湖流域为例,该流域主要存在种植业生产资料污染,养殖业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面源污染,应根据不同的污染源实施相应的税法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108.
“个人”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符号,堪称转型时代的“关键词”。“小己”是严复用以表达近代西方“个人”(individual)概念的独创译词,首见于《群学肄言》,语出司马迁《史记》。严复的译名策略是“以儒释西”,“小己”的诞生体现出其典型的“中西合璧”的“群己观”,他为西方中性的“个人”概念涂上一层儒家伦理色彩,将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演绎成赋予儒学价值的“群己观”,追求“群己平衡”。在近代本土化语境下,严复以“小己”为代表的传统文言语汇对译“individual”,努力调和西方“个人”观念与儒家伦理之间的矛盾,是“会通中西”翻译追求的充分反映,帮助西学“个人”概念完成在本土意义上的接引与转换,为推动近代中国学术话语建构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卓越贡献。面对外来语的冲击,严复苦心孤诣创制的“小己”仍有市场,近代报刊中有不少采用“小己”表示“个人”概念的用例,近代早期英华辞典也多收录“小己”一词,“小己”的传播图谱清晰可见,从历史容受视角可证其文化影响力。晚清中国用于翻译“individual”的译名从一开始就呈现了纷繁复杂的景象,如“人”“人人”“个人”“私”“己”“小己”“么匿”,等等,这些译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然竞争并存。梳理“个人”对译英文“individual”的历史演进轨迹,考察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个人”话语发展演进脉络时,应充分认识到严复“小己”的创译功不可没,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由此可进一步思考近代中国语境下西方“个人”概念的本土化译介,以及中国式个人话语的建构与中国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线性回归模型Bootstrap LM-Lag检验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OLS估计残差,将Bootstrap方法用于空间滞后相关LM-Lag检验。在不同的误差结构和空间权重矩阵条件下,比较Bootstrap LM-Lag检验和渐近检验的水平扭曲和功效。通过Monte Carlo实验表明,当误差项不服从经典正态分布假设时,LM-Lag渐近检验存在严重的水平扭曲,Bootstrap检验能够有效地校正水平扭曲,并且Bootstrap LM-Lag检验的功效与渐近检验近似;无论误差项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从水平扭曲和功效角度看,线性回归模型Bootstrap LM-Lag检验有效。  相似文献   
110.
食品检验行为的法律属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检验是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重要手段。我国有两种意义上的食品检验行为,即民事行为性质的食品检验和行政行为性质的食品检验;根据行政法原理,后者的效力优先于前者,且后者具有公定力、拘束力,因此,撤销此意义上的食品检验行为必须依据合理事由和程序。基于参与型行政理念,为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并改善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应赋予消费者在食品检验过程中一定的参与权,合理构建消费者的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