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7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17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637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2287篇
社会学   127篇
统计学   1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让语料库说话已经成为了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真实的语料结合理性的分析不仅是语言研究也是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 途径。语料库在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引导学生对真实自然的语料进行按部就班的分 析、模仿、学习、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学英语的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2.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的叙述艺术别具一格,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就其叙述方式说,横断面写法、围绕主题选择时间切点、张弛有致的节奏、悬念丛生的结局,显示了海明威构思的精巧。就其描写方式说,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显示了海明威描写的传神。这些精巧的构思与传神的描写构成了小说的结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历史回顾,以及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探讨当前在综合性大学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94.
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不仅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了农业发展环境的恶化。从农业发展的长远考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支持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5.
在山东半岛蓬莱市登州古港发现高丽镶嵌青瓷,是中国第一次从古代海船上发现高丽青瓷,表明高丽青瓷从海路输入中国的历史情况,填补了中韩经贸史的空白。高丽镶嵌青瓷的面世,对中韩文化交流、经贸史、陶瓷史、航运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
行政法制监督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依法行政和行政法制化的重要内容。权力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其对行政的监督是行政法制监督的重要方面。我国的权力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制监督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运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权力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也呈现出不足和弊端。  相似文献   
97.
《围城》与《历史人》都是著名校园讽刺小说.其代表人物李梅亭与霍华德·科克都是生活在动荡时期相对平静的大学校园“围城”中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与行的矛盾、表与里的抵牾,在职场生涯中道貌岸然的显性身份表象与其庸俗无聊、滑稽可笑的隐性角色扮演形成的伦理悖论,无疑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深刻的反讽性质.由于人物所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其伦理悖论又各具特点,李梅亭身上散发出陈腐的朱熹式伪道学气息,霍华德·科克则是在激进外表下包裹着极端利己主义.李梅亭与霍华德·科克形象蕴含的伦理悖论在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其形象既为历史存照,也对今天重塑大学灵魂、重塑知识分子健全人格具有一定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
张原 《民族学刊》2014,5(4):1-7,84-88
中国西南的人类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区域研究传统。改革开放之后,西南研究陆续出现了"区域模式"、"族群模式"和"跨境模式"三种研究范式。其中"区域模式"更贴近于社会历史现实,具有强烈的学科问题意识。至二十一世纪,基于历史上民族的源流考察与走势判断,兴起了诸如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滇黔驿道、进藏公路等"通道"研究。这种基于"走廊"学说和"通道"研究而展开的"区域模式",将交互性和流动性作为研究之重点,来深入地阐释形塑西南中国社会人文特质的关系结构,将有利于中国人类学获得更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经验的世界图式,也有助于具体研究者获得真正的文化自觉和认知主体性。人类学的中国西南研究只有基于"区域性"的大视野来展开,在一种关系格局中来寻找西南研究的问题意识,才能摆脱"民族性"的现代叙事,并对"民族认同"这样的问题有所超越,最终回归到当地的社会历史现实和人文形态特质来深化对中国西南的认识把握,从而在学理上展开一些更为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99.
袁琳蓉 《民族学刊》2014,5(3):59-66,126-127
宗教现象是民族学者了解羌族文化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对羌族宗教研究作回顾与反思有重要价值。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民族学者陶然士以传播论为依据,认为羌族是希伯来人的子孙后代和一神论者。三十年代,美国学者葛维汉以鲍亚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研究羌族宗教信仰,批评陶然士的观点。中国民族学家胡鉴民以功能论来论证羌族原始宗教是羌族文化的本质。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中国民族学者结合了欧美以及我国民族学的传统,对羌族宗教信仰进行研究,基本上与前辈一脉相承。不同之点,过去是筚路蓝缕,现在是日渐茁壮。胡鉴民认为宗教是“羌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的概念,促成了一种新形态的研究模式,其影响是深远的。学界对白石崇拜信仰研究已逐渐成为羌族研究里的显学。  相似文献   
100.
袁姝丽 《民族学刊》2014,5(6):46-51,106-107
羌族剪纸是羌族文化艺术的精华。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的地震”、灾后重建、城镇化发展之后,羌族剪纸的“文化语境”正发生着较大变化。以茂县羌族剪纸为例,其变化的外部原因包括现代流行服饰的融入、自然灾害、城镇化进程以及茂县手画花样市场的兴起对花样剪纸的冲击等,而内部原因则表现为传统习俗的变化、宗教祭祀的淡化及服饰审美观念的变化等。因此,羌族剪纸传承和发展需注意处理好传承与传播、活态与活用、变与不变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