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9篇 |
免费 | 104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9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0篇 |
人口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215篇 |
理论方法论 | 116篇 |
综合类 | 1456篇 |
社会学 | 81篇 |
统计学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41篇 |
2011年 | 129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62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偏重于评价的筛选功能,导致评价内容知识化、评价方法数量化、评价主客体单一化。变革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科改革的当务之急。构建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必须首先确立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评价理念,确立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变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将笔测、档案评价方法、活动评价方法结合使用,并正确处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82.
我国历史上"义利之争"历久不衰,传统儒家的义利观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具有严重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义利观,应当是坚持义利统一,鼓励人们建功取利,并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983.
模糊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分析模糊在不同语体即日常会话、媒体、科技文体和文学中的表现,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语言模糊的功能和特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 相似文献
984.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4-17
本文从现代物流理念出发,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和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论证铁路运输业拓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战略目标、创新策略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85.
李开荣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70-72
在文本解读要不要关注或依据作者创作意图问题上 ,当今文艺评论家见解迥异 ,形成批评理论的对峙与冲突。在这种批评语境中 ,该文认为 :既不应死守传统批评方法 ,也不应盲目追赶现代批评派别的浪潮 ,而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面对纷繁复杂的创作现象与批评观。在解读文本时 ,应实事求是地根据作者创作意图与文本意义呈现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的具体对待 ,重视作者创作意图但不唯意图论 相似文献
986.
市场机制的健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而要素配置市场化是从供给侧打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途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素市场应从促进行业转移、加强区域联系以及实现全行业均衡发展这三个层面进行深刻的市场化改革.在制度层面,要素配置市场化的系统化制度保障应包含保持竞争中性、完善交易体制、健全产权... 相似文献
987.
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阮平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1-14
建立适当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到管理效能和组织效能的提高.文章认为管理模式要符合管理理念,提出合乎民族文化、民族道德的思想理念是建立特色管理的基础和根本.同时,在文化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管理模式应当考虑的因素,并从理念的角度给出双三角式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88.
数控技术实践教学的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连接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的重要桥梁,是培养学生数控技术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对数控技术实验、实训教学从人才培养的定位,实验设备、软件的配置,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方法改革到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对于提高数控技术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合格的机电类数控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9.
杨凯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文章利用北京大学语言中心CCL语料库有关嗅觉动词“嗅”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嗅觉动词“嗅”的语义演变,探究其演变的内在隐喻机制,同时指出,动词“嗅”发生了由感官领域到心理领域的隐喻投射。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