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8篇
丛书文集   430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690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逻辑机器哲学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勃克斯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哲学新思维,又是对哲学史上的朴素唯物论、机械唯物论的继承与发展。在逻辑机器哲学中,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这个受尽奚落的命题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基本假定。它使得"人是机器"的哲学意蕴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可以得到新的阐释。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它为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信息技术哲学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近年来认知科学哲学的发展,把逻辑机器哲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人工生命哲学的诞生。逻辑机器哲学研究为复杂系统科学视野下的人工生命及其哲学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
文章基于贝叶斯学习,将正则化方法从贝叶斯分析的角度展开,在响应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回归系数服从指数型先验分布族的条件下,用贝叶斯准则给出了惩罚因子的取值与响应变量、系数的方差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一结果应用到岭回归和lasso回归中惩罚因子的选择.实例检验结果表明,当响应变量和系数服从正态分布,惩罚因子的值取二者方差商的方法比岭迹法和广义交叉验证法(GCV)拟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3.
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和回流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远  施闻 《人口研究》2017,(2):71-83
文章分析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迁移的影响因素.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排斥影响他们的回流,同时回流迁移也受到家庭生活、家庭劳动力状况、家庭农业活动和农地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劳动力的回流迁移是“被动回流”和“主动回流”相结合的过程、是个体决策和家庭决策的综合过程.文章提出劳动力回流迁移具有“回流效应”,回流带来人力资本的补偿、促进流出地非农经济的发展和带来创业的增长.劳动力回流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内生的逆迁移流,构成乡城迁移和劳动力市场平衡的补充机制,与乡城迁移一起促进城镇化和城乡平衡发展.文章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支持“迁移效应”和“回流效应”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4.
In both adolescents and adults,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co-occur and share some common risk factors (e.g., impulsivity and socio-family risk).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1)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the co-morbidity of these problems; (2) variables that may moderate the effect of these common risk factors on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Of specific interest could be individuals’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such as parents and friends, becaus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y moderate the effect of other risk factors on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 identify developmental pathways for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a focus on co-morbidity; (b) asses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with parents and friends on the link between common risk factors and the trajectories of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878 males. Predictors were assessed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nd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assessed in late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Latent class analysis revealed four distinct joint trajectories of gambling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Subsequent logistic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impulsivity predicted membership in all pathogenic trajectories, and 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predicted membership in depressogenic trajectories.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the membership in the comorbid trajectory can be predicted by an interaction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and socio-family risk.  相似文献   
95.
任勇 《新疆社会科学》2012,(3):43-49,141
从西南少数民族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其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从而对少数民族成员的自我与他者认同构成了影响,形成特定的制度体系、交往体系和价值体系。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推进,少数民族的价值观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价值主体、价值运行以及身份认知三个层次上,它们共同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认同序列重构。  相似文献   
96.
We investigate the implications of balanced consistency and balanced cost re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sequencing problems. Balanced consistency requires that the effect on the payoff from the departure of one agent to another agent should be equal between any two agents. On the other hand, balanced cost reduction requires that if one agent leaves a problem, then the total payoffs of the remaining agents should be affected by the amount previously assigned to the leaving agent. We show that the minimal transfer rule is the only rule satisfying efficiency and Pareto indifference together with either one of our two main axioms, balanced consistency and balanced cost reduction.  相似文献   
97.
历史以来西安回民社区的居住空间结构与其宗教社会内部的组织秩序同构.回民社区在适应国家政令及地方法规制度管理的同时,以清真寺为核心,以教坊为组织形式,教民的宗教生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坊制度下回民小集中的空间结构后面隐藏着的是居民的行为活动与教坊的物质空间秩序、社会生活组织秩序的高度统一,即物质形态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构成了西安回民坊巷居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
在世俗之上:“信仰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平认为,从辛亥革命开始的现代中国"革命"运动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变迁及其重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源自于民国初年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主义信仰"及其建构渐次成为"主义建构信仰"乃至"主义代替宗教"的政治思潮,深刻制约着现代中国"信仰"的建构与演变趋势。傅有德认为,与西方的信教主体不同,中国的宗教性信仰主体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一人多信"现象,这既与宗教信仰间的兼容甚至合流有关,也与信仰而不必委身的理念有关,还与缺乏终极的精神关怀有关,更与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求同存异"的特点有关。任剑涛认为,中国迈上小康之路的这一变化,将四维中国的形象完整地刻画出来:"经济中国"构成中国的基础性物化维度,"政治中国"构成中国的国家—法律物化维度,"文化中国"构成中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交叠维度,"信仰中国"构成中国的深刻价值支持维度;四个维度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现代的"中国"。  相似文献   
99.
按照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精神特质的概括,现代就是"理性祛除巫魅"。祛魅作为现代处置神性信仰与公共秩序二元化方略的准确反映,长期以来被人们解读为一种反对宗教介入公共生活的现代姿态。其实,这种偏狭的"现代"忽略了信仰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并因此无法完整理解现代生活公私两个世界的互动关系。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宗教的复兴运动促使人们在祛魅之外看到由复魅象征着的人类另一种生活模式。由此人们可以认识到宗教之于人心秩序、理性之于社会秩序的高度相关性。宗教的价值就此再获肯定。而掌握世俗权力的人们,也就不再具有以无神论的方式处置有神论问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0.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来,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理论上悬而未决的争论还较多,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是高档旅游还是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对象是自然区域还是可以包括地方文化区域等三个方面。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非生态化现象和"泛化"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将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混为一谈造成的。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旅游生态化"的辨析,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解答,并试图还原生态旅游的本意,探索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