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1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7篇 |
民族学 | 31篇 |
人口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219篇 |
理论方法论 | 46篇 |
综合类 | 497篇 |
社会学 | 24篇 |
统计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神魔小说的典型代表,《西游记》中多次出现龙王的形象,龙王形象从取经前第一次出场到取经归来,贯穿于整个取经故事,成为《西游记》中着墨最多的配角。龙王形象之所以能深得作者青睐,既受普遍流行的民间信仰的影响,也是作者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有意之举。 相似文献
22.
"矛盾"一词不仅包含形式逻辑中的"逻辑矛盾"的含义,而且也包含辩证哲学的"对立统一"的含义,即辩证矛盾。辩证矛盾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矛盾在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的界限问题、矛盾与运动的关系和表述角度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也有实质性的联系:拒斥和清除逻辑矛盾是进行辩证思维的必要前提,准确把握逻辑矛盾律是正确把握辩证矛盾的先决条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思维方式对立,但形式逻辑思维法非但不与之对立,反倒是真正进行辩证思维不可违逆和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23.
葛腾飞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6,(3):85-91
由于“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所造成的特殊伤害性,它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冲击也就呈现出特别剧烈的效应,引起美国国内有关其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如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的矛盾、反恐手段的选择等等。这种思:考又进一步作用于美国的政治实践,形成“9·11”事件后美国政治的新特点,尤其体现在国内外政策分野缩小、政党政治重新强化、经济政策有待加强、反恐战争意识形态化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
人性善恶是哲学思想史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十分重视。关于人性善恶问题,不同时代的贤哲有不同的观点和论述。孟子以人有四端言人性善,荀子因人好利恶害、贫愿富、贱愿贵而云人性恶,汉唐思想家据善恶之异,将人性分为三品,宋理学家分先天与后天之人性,言天命之性善、气质之性恶,清儒以智,人也;不智,禽兽也,竭力张扬人性之善。不同时期的善恶之辩,争辩的目标指向各不相同,善恶内涵也因此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5.
我国社会保障的滞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制约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也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没有到位、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社会保障的实质在于以公平促进效率,社会保障的基本属性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存在。我国基本具备了广覆盖、低水平社会保障的物质条件,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主体,应在收入再分配和资金的使用、管理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26.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蕴含,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理论就表现出鲜明的人文意识,其宗旨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关怀的基础上。它以“仁”学作为思想基础,在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政治统治各个层面得以充分体现。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需更加关注对人心性的终极关怀,“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创造中国现代化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7.
葛兆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1)
在清代朝鲜赴中国出使的使者留下的燕行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有关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北京戏曲演出的记载。对于他们来说,从京城演剧不仅可以观察清朝政之得失,也可以想象中华的文化盛衰。在他们笔下关于宫廷、茶园和民间各种演剧的丰富记载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尤其是道光年间京城戏曲演出的细节,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在异国使者的想象中,茶园演剧竟然成为在满清王朝保存汉族历史记忆和衣冠文明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追问的是,这些朝鲜使者的观察和想象是否有道理?更需要讨论的历史问题是,第一,应当如何重新估价清帝国的民族与文化政策?第二,如何评价满清王朝在中国走向近代历史中的意义?第三,清代中叶北京市民、知识人、官员聚会与交往的场所,与欧洲近代所谓公共领域(Pub licSphere)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生长于广东沿海地区,即香港米埔、湛江高桥、大亚湾澳头、稔山、三门岛和恩平洪窑等地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conjugata)、红海榄(Rhizophor stylosa)及苦槛蓝(Hyoporum bontioides)等5种红树植物叶片多酚氧化物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除发现同一地区不同种的红树植物叶片酶活性存在种间差异外,生长于不同地区的同一种红树植物其叶片酶活性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对其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9.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与美国全球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已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确定为21世纪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之一,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研究美国未来介入台湾问题可能的深度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走向,对于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确定科学的斗争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葛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
《论语》中的伯夷形象是较为清晰的,孔子在《论语》中给予了伯夷"仁"的评价,这从"求仁得仁"中即可看出。而在孔子看来,伯夷之"仁"则包含有三个重要内容,即"让"、"义"、"忠"。伯夷之"让"是伯夷之"仁"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伯夷之"义"则是伯夷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因此不仅可以将伯夷之"义"视为伯夷之"仁"的重要内涵,也可将伯夷之"义"视为伯夷以"仁"为目的的"行义"。而伯夷之"忠"则是伯夷之"仁"的内在动力。除此之外,伯夷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杀身成仁的精神,也是伯夷之"仁"内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