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6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68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533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1045篇
社会学   148篇
统计学   19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赵健秀小说《唐老亚》重建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在小说中,作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积极的精神风貌,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但被美国白人社会所隐没的历史,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被囊括与社会政治上被驱逐的尴尬境地,从而对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精神上和文化上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42.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虽面临人口、贫困、资源、环境、技术等很多困难,但仍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坚定地走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自主、自愿、自我约束的实施减排行动,表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在世界环保舞台上树立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但我国的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在绿色刺激计划、低碳技术、相关产业链、技术机制运行上,进一步加大改进力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作为乡土文学流派的源头,对乡土文学的发展、流变具有重要的启悟意义。对此一时期的乡土文学研究,概念研究、思想主题研究以及艺术美学研究是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对后起的乡土文学创作和评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的颇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动画片种.它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题材、笔墨节奏、审美空间意识引入到动画制作中,呈现"动画化"的水墨艺术.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水墨画所表现的节奏化自然、"阴阳"、"有无"的空间意识,再从属于电影范畴的水墨动画片的视听语言角度来阐述水墨艺术仅仅"动起来"还不够,还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动画化",才能表现出比传统水墨画更有意蕴的空间意识.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族群概念的争鸣入手,以两岸客家和台湾族群的建构为实例,阐释了族群——族群认同——族群建构论这一组密切相关的概念的内涵,在肯定族群建构论合理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在台湾族群建构过程中建构论被过分夸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6.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部落包家族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中有一支著名的吐蕃汉姓部落“包家族”,其来源是吐蕃化的汉姓丁家,最初居地在秦州宁远砦北,后迁徙于熙、河、洮、岷等地,并从此世居此地,其家族成员有宋代的包约、包顺、包诚及金朝的包长寿、包世显等。包家族归附宋、金王朝后,始终效力于宋、金王朝,与宋、金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海外人类学家对中国社会研究的兴趣逐渐转移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学者甚至从汉人社会的研究转到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与探讨上来.近二十年来,在国外人类学家对中国西南的研究中,不仅涌现了大量的作品,且关注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从民族认同到历史记忆、文化展示等问题都有涉及.  相似文献   
48.
试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以对临夏市的调查为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夏市作为西北民族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其民族关系也会受到影响.针对临夏市的实际情况及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我们选取临夏市城市化进程中变化较大的几个变量,即民族居住格局的变迁、人口流动的影响、民族通婚的增减以及宗教因素,作为研究重点来衡量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临夏市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和谐平等的民族关系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结论,并归纳出城市化进程中临夏市的民族关系具有主从性、敏感性、易发性、历史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最后提出临夏市各族群众必须解决自身的定位问题,建立临夏市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机制.  相似文献   
49.
宋金时期,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的安多地区,是藏族居住的一个重要区域,分布着大量藏族人口。本文拟对宋金文献中出现的安多藏族人口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力求对当时安多藏族人口数据及人口发展的原因得出与史实相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
陆荣廷为首的桂系集团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群体,对其历史作用应进行多元化评价。他们利用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清除了部分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和邪恶势力,扩大了近代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组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广西新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同时推动了边疆民族经济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