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70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9篇 |
民族学 | 61篇 |
人口学 | 69篇 |
丛书文集 | 485篇 |
理论方法论 | 217篇 |
综合类 | 3773篇 |
社会学 | 21篇 |
统计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74篇 |
2021年 | 127篇 |
2020年 | 66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205篇 |
2013年 | 238篇 |
2012年 | 286篇 |
2011年 | 363篇 |
2010年 | 381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411篇 |
2007年 | 396篇 |
2006年 | 361篇 |
2005年 | 320篇 |
2004年 | 224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本文剖析了西部开发的国内外背景、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地区发展和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十个模式,提出了西部开发的十项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魏屹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层面、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和教学氛围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认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的模型,该模型突出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认知主体,模型具有开放式的教学理念,智能的教学模式,启发式的教学层面,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手段和群体教学氛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卫红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1-9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伟大工程,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把这一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解决领导干部的本领和作风问题,而思想建设、选拔任用、纪律检查是其主要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魏蕾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项,越来越受到外语专家和学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短文写作仍是考试准备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总结了在措辞、造句、段落、连贯性等方面应掌握的一些基本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不当得利要件的重构——兼评不当得利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竞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欠缺清晰化,在理论上导致不当得利之债与侵权之债、违约得利之债难以区分,并使得不当得利之债的请求权和物权的返还请求权、侵权之债的请求权产生竞合,也导致我国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制度的滥用,或是由于适用结果将违反法律最基本的公平正义而不敢适用.因此,应该从不当得利制度的物权变动理论基础视角分别对给付型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物权变动原因进行分析,重新构建其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契合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世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429-432
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之契合点,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德育教师作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要努力寻求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契合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德育教学之中;学生辅导员、担任其它课程的各科教师等也要善于搞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德育之契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教学和德育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20.
古代哲学对待自然科学的态度是淡漠甚至蔑视的,而近代哲学则热衷于自然科学;古代哲学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如冰炭不可同器,近代哲学则把自然科学视为哲学的基础;由于远离自然科学、古代哲学带有明显的玄想性和直观性,由于亲近自然科学,近代哲学带有实证性和经验性。总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自然科学改变了中国哲学的走向,使近代哲学具有了不同于古代哲学的特征和风格。然而,近代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推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利用自然科学来丰富和发展哲学,仍然是哲学研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