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9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管理学   18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41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587篇
理论方法论   195篇
综合类   3222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1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来看,梭罗及其超验主义同仁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中国,是18世纪欧洲掀起的"中国热"辐射到美国的结果.但就单独的个体而言,梭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与他自身的学术背景有着必然的关联.两个重要因素奠定了梭罗的思想,一是求学哈佛;二是和爱默生的交往.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梭罗开始接触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公民散居于各地的趋势日益明显,民族散居化的格局日益突出。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注意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对更好的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从观念上、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3.
财政幻觉假说是公共选择理论下解释政府规模增长的理论之一。依据财政幻觉假说的经验方程,将“财政幻觉”分解为“赤字幻觉”与“预期幻觉”,以中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采用邹氏转折点检验、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财政幻觉”与政府规模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幻觉”是中国政府规模增长的原因之一,其中“赤字幻觉”的存在未得到显著证实,但“预期幻觉”对政府规模有正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4.
我国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十多年来,对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关于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5.
公益林补偿政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公益林补偿政策评价研究的现状,分析了补偿政策评价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借鉴了美国联邦政府项目评价体系,提出了补偿政策的定性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66.
对材料科学素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了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从调整培养方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材料科学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道教“祝由符咒”起源于巫术,后世用以为人治病时,又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中医学受其启发,以祝由之术治疗情志疾病,其疗效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由此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环境监测C/S数据管理系统适合于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特点以及发展目标在文章中作了介绍.该数据管理系统提高了数据管理水平和效率,为实现环境监测数据信息的管理提供了质量保证,同时为推进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69.
70.
高甲布努瑶歌文本是瑶族用壮族古壮字传抄并以北部壮语方言为主要演述语言的民间口承文献。桂西北壮汉瑶三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征为群际接触提供重要场域,也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空间基础。受接触场景中政治、交通、经济与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初桂西北壮汉瑶三族的群际接触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接触情况,其群际接触的中介变量包括群体间的依存关系、群际互动、群际情绪和认知因素等,这些中介变量所凝练出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推动民族交流交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