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4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384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7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49篇
丛书文集   1388篇
理论方法论   303篇
综合类   2576篇
社会学   388篇
统计学   5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450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321.
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群体分类体系.近代“民族”的使用始于西方术语翻译和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明显受到西方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理论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模式长期在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围绕民族译名及民族形成问题出现过几次论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民族概念的讨论日益朝解构和多元反思的方向发展.综而观之,中国本土民族概念的传统导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强大的包容性使其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使用灵活的独特话语体系.目前学界对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使用不够规范,建议把民族国家作为特指性概念专门指称西欧早期民族国家,而把现代民族国家作为泛指性概念,用来指称所有时期和类型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322.
城市化作为二三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的动态物化载体,必然反映出区域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联性,这种内在联系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剖析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弹性影响,最后从优化产业结构的维度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3.
吴春 《城市观察》2014,(4):120-126
基于济南市历下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探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历下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养老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要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必须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资金引导;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养老服务品质;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4.
吴元元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15-133,207,208
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威慑何以有效?这是破解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繁重的执法负荷与稀缺的公共执法资源,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声誉机制创设的威慑充分虑及企业的长期收入流,借助无数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深入作用于企业利益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能够有效阻吓企业放弃潜在的不法行为,分担监管机构的一部分执法负荷,是一种颇有效率的社会执法。但是,声誉罚的要义在于信息高效流动,而现代食品行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使得消费者很难自发形成强有力的声誉机制。应当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为中心,建立全程整合信息生产—分级—披露—传播—反馈的法律制度系统,确保企业违法信息迅速进入公众的认知结构,为消费者及时启动声誉罚奠定基础。同时,应当以声誉机制的适用为契机,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之道,回应执法历史发展所蕴含的成本逻辑,实现执法优化。  相似文献   
325.
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家庭可能面临信贷约束,同时可能有目标储蓄的动机,当期养老金缴费可能会减少当期可支配收入,进而抑制消费,并可能提高储蓄率。使用城镇住户调查2002—2009年9省市的数据,利用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保险参与率的城市差别随时间的变化,构建家庭养老金缴费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发现:在2006年之前,尽管增加养老保险覆盖率本身有助于刺激消费,在给定缴费前的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险覆盖状态时,提高养老金缴费率会显著抑制缴费家庭的消费。另外,养老保险缴费负担对总消费的影响主要也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326.
清代以士绅为主体的衡阳地方精英积极参与本地区的文教事务,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地方宗族社会的发展成熟期。宗族组织在正式形成之后,需要借助政治文化优势来扩大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因此士绅参与地方文教与其宗族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宗族组织通过与正统儒家文化结合实现了彰显地位和权威的目的,但是参与主体的流动不定,又反映出了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清末新政的实施使得士绅被纳入到国家政治体系,其行为主旨与宗族的传统利益诉求逐渐发生偏离,致使王朝正统性象征在民间社会中的地位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327.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浙江社会科学》2012,(4):144-151,160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泰国、黎巴嫩5个国家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发现:当前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不同层次的中国文化传播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文化在不同文化圈层,尤其是儒家文化圈层和非儒家文化圈层中的传播效果有很大不同;国与国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提出,针对非儒家文化国家,要让中国的物质文化先走出去,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可暂时缓行.  相似文献   
328.
武强 《兰州学刊》2012,(12):43-51
开封城市历史虽然十分悠久,清代的相关资料却十分稀少,但从市井小说《歧路灯》中能整理出大量史料;再结合城市意象理论,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区域等五元素的角度探讨清中期开封的城市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开封城市意象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节点元素,其他四类元素往往围绕节点而展开。这一现象反映着清代开封城市发展的特点及性质,即仍停留于传统时期;受到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开封的繁华和兴盛很难维持,其城市意象也只能停留于点状元素,城市发展逐渐步入相对落后的境地。  相似文献   
329.
块茎和星丛这一对概念,分别是德勒兹和阿多诺用来取代既定体系的理想模式。这两种模型互有异同,其中最关键的重合点在于它们都聚焦在新事物的产生过程。同时,这两种关系模型都打破了传统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同一性逻辑,转而提倡一种非等级化的关系。然而,在对关系的强调中,它们各自的重点却有所区别:块茎强调逃逸线,而星丛则更关注成员之间的共存于互相中介的关系。这种区别造成了这两种生产性的关系模式在异质性生产方面的巨大的区别。德勒兹的"块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批判理论的悲观性的超越。而理解这一区别,对于如何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将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结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30.
吾淳 《学术界》2012,(8):34-46,286
中国古代“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知识密切相关,或者说,它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体地,“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沿两条线索发展和展开,并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分类,其二是比类.这样两条线索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分类线索在春秋时期已经渐趋成熟,至战国时期已经形成逻辑学的成果;比类线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充分发展起来的,到了战国末年和秦汉之际遂形成泛滥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