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176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泰州某大跨度连续梁桥的静动载试验为例,建立ANSYS和桥梁博士模型进行静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将试验结果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2.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的有力支撑,直接决定了家族企业治理制度的转型成功与否。通过梳理家族企业制度演进的脉络,阐释了家族企业制度演进对企业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动态关联。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配合制度演进的企业文化的演化机制与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3.
国民政府公用事业的政策的源头在于孙中山的经济思想,1929年,由于政府对电气事业的干预和控制,引起了全国民营电业界的集体抗议,促使政府重新解释法规,订立更为宽松的政策,使节制资本的取向开始发生改变。但是,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往往不依法办事,凭借权力屡屡侵犯民营电业的产权,致使民国时期公用事业没有得到顺畅发展。  相似文献   
44.
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存在的社会基础和运行机制 ,并讨论了乡村社会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目标 ,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 ,才能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的相容 ,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才能获得积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45.
公元13世纪回回人从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高峰走来,进入高度发达的中国的汉文化领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是形成发展中的回回民族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从真主独一的信仰及其功修、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维护着形成中的回回民族的民族的同一性。在汉文化面前如何保存自己固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使其继续传承,不致中断,这是摆在回回人面前的新问题。同时,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回回人必须学习汉文化,以适应中国传统社会,以被中国传统社会所接纳。而汉文化是一  相似文献   
46.
石牌是指新中国成立后金秀大瑶山各村屯将本村屯的村规民约以石牌这种形式加以确立,以此为法,进行村屯民主管理的制度,新石牌保留了旧石牌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在大瑶山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尽管新石牌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但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丧失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每个民族又应保在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丧失文化传统意味着民族的消亡。民族教育中正确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要做到民族教育的现代化和现代教育的现代化。文章结合两个藏汉双语教学的典型实践,从文化的多元性角度,引发了对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8.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逐步落实,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产能过剩与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不合理情况一直存在.采用1997-2014年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进行合理测算,并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化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以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对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9.
苗族歌鼟是湖南湘西南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一带流传的多声部民歌,其旋律优美,声部和谐,唱腔独特,具有自然朴实的民族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艺术美渗透于苗族歌鼟的各个构成元素,非常注重旋律、节奏、和声、调式的美感;歌词体现出苗民们的内在美;唱腔充分发挥出演唱的声韵美;语言更是彰显了民族之本色。这些艺术美的元素综合在一起,使苗族歌鼟成为一种美的化身。  相似文献   
50.
史书记载的 “鲜卑山”共有五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这五处“鲜卑山”实际上指的是三座山,即鲜卑的发源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的“大鲜卑山”,朝阳附近、混有乌桓、匈奴部落的慕容鲜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和敦煌附近、以鲜卑为主体,包含乌桓、匈奴及氐、羌部落的吐谷浑部落联盟聚居地“鲜卑山”,这三座山不仅是鲜卑族兴起和发展阶段的展示,更是鲜卑诸政权的摇篮,对我国古代历史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