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8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201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476篇
理论方法论   197篇
综合类   4123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根据云南省罗平县结合项目实施情况的实地考察,从社区发展方法的视角,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区宣传、社区组织、资金筹措、效果评估和基层总体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
情境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有重要作用,通过拓宽教育空间、缩短心理距离、注重角色效应、领悟诗词谐趣等四种途径可以增强情境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注重对政府审计规范体系的构建 ,是南京国民政府审计制度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政府审计执行财政上的司法监督的法律依据。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曾致力于创建政府审计制度 ,对政府审计进行一系列的立法 ,构建起了一个比较成型的审计规范体系框架 ;该审计规范体系有四个明显的特征 ,即鲜明的层次性、二维的互补性、兼容的承袭性、相对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44.
本文通过对影响医学高校科技工作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分析 ,探讨并阐述了医学高校如何开展科技工作及科技工作的定位。  相似文献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深入推进的改革开放、曲折前进的社会主义运动、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47.
近现代中国,观念现代化经历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三次思想解放和启蒙阶段,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深化阶段。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8.
现代科技革命的方法论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在科学领域的革命促成了近代的世界观、方法论从神学向科学的转变 ,动力与传播革命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是走出牛顿科学的开端 ,计算机网络造成的信息社会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思想重点在于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49.
不同理论形态中的主体间性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交往实践论形态的主体间性思想是比较合理的思想,其他形态的主体间性思想都有不可克服的困境,而且以它们为指导的教育实践也有一系列的问题.交往实践论形态的主体间性思想所理解的交往模式不仅仅包括"主-客-主"模式,还包括"主-主"模式和"主-客"模式,忽视或简单整合其他模式都是不妥当的.在现今,主体间性教育应以培养世界历史性个人为目的,因而其主要模式应是"主-客-主"模式,但也不能简单地拒斥"主-主"模式和"主-客"模式.  相似文献   
50.
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诗经.国风》的民歌性,首先根据民歌的涵义,从乐调、艺术形式和内容三个角度说明“国风”符合民歌的特点;然后从反面的“非民歌说”的观点出发,解释国风虽用于周政权“化南”的政治目的,但其体仍为民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