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7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管理学   37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2篇
人口学   93篇
丛书文集   801篇
理论方法论   272篇
综合类   6966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9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681篇
  2005年   62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发展进步,是在自然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家联盟的共同作用下,才得以实现的。它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因此,不可能互相替代,可能的只是互相补充和配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四种,即新知识、新理论的创造者;其他精神产品生产的指导者;政治决策的咨询和参谋者;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正确指导下,结合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并完善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政策是受到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照搬苏联的民族政策及其体系,而是借鉴了苏联、包括西方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国情而选择了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顺应各族人民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993.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的时代。新时代立足于新的历史定位,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明晰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要求和使命是做好新一轮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权威被社会加速转型中的观念冲突所损害、安全被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所威胁、秩序被便捷复杂的新媒体所扰乱、公信被部分党员干部的懈怠违法所侵蚀等一些新的问题。应从强化党内意识形态建设,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注重新媒体的运用,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各种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有效地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994.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其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养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是关联着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文化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当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养已经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进行批判继承;要提升教师的素质,同时激发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在具体教学中,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文化自信培养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康德美学有“崇高”与“美”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崇高感产生过程中,康德从情感状态出发,认为崇高与美有着内在的对立,将崇高定义为主客体之间的冲突感,这就阻塞了崇高感通向美感的道路;但康德提出了一种道德情感来解释崇高感的形成,运用利普斯的移情论美学,将道德情感扩展为一种伦理价值,将移情发展为一种具体的审美机制,既能以人格价值连接起崇高和美,也能够赋予崇高判断普遍可传达性,从而拓宽崇高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6.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feasibility in the processing of English ergative 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object interaction effects (BOI). It analyzes the motor degree of different verbs, probing into the semantic features and syntactic behaviors of ergative verbs. It also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I effects and different type of verbs in semantic processing, examining the motor prominence of English ergative verbs, as well as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cause the misusage of English ergative verbs in the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verify the BOI effects’ restrictive elements in the processing of English ergative verbs.  相似文献   
997.
针对制造和安装误差对并联机构末端位姿精度的影响问题,以六自由度Stewart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在建立运动学正解一阶误差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泰勒展开式推导出Stewart并联机构末端的位置和方向误差与驱动器不同长度变化之间非线性关系式;并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结构参数误差存在的条件下,工作空间中六自由度Stewart并联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姿下,位姿误差存在差异;在x轴正方向上,位姿体积误差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均随x轴正方向的移动而逐渐增大;[JP2]同时位置体积误差的变化幅值远大于姿态体积误差的变化幅值,并且最大位姿误差出现在可达工作空间边缘的顶部位置。研究结果为该并联机构后续进行精度综合及误差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发挥人的优势而不只是弥补人的缺点成为当代组织与管理研究的焦点之一,具体体现在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及积极组织学术的形成与发展之中。个体优势是指那些能让人感到充实与力量的品格特征或才干,也是能带来高绩效的个人惯有思维、感觉与行为模式。个体优势主要包括品格优势与才干优势两类,对应的测量工具为优势识别器与优势价值行动问卷。微观层面的研究表明,个体优势能对员工主观幸福感、职业呼唤、个人绩效及组织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而在宏观层面上,个体优势与相关理论、实践的融合可以或已经产生了新的学科、领域及研究主题——优势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积极管理范式、基于个体优势的工作重塑等。未来应关注优势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整合、优势干预、影响机制及中国情境下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99.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要素长期单方面流向城市,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严重缺乏活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主体、生活主体、消费主体和投资主体缺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急需培育一群庞大的、有耐心的主体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真正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主体的内涵和其培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有效地培育乡村振兴主体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了需要高度警惕的培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00.
将企业间知识共享这一因素引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博弈过程,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研究三级供应链中零售商分别与分销商、制造商进行知识共享时知识共享量与企业信用风险水平和供应链信用风险传染强度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算例进行了数值分析.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上的知识共享有助于降低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知识共享的企业间信用风险传染强度随着知识共享量的增加而增大;企业进行知识共享比不进行知识共享时受到其它企业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