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9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8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9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42篇 |
丛书文集 | 309篇 |
理论方法论 | 139篇 |
综合类 | 2798篇 |
社会学 | 37篇 |
统计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80篇 |
2008年 | 269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263篇 |
2005年 | 219篇 |
2004年 | 168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46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有关老年人的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长沙市天心区A社区老年人的生存需求、健康需求、精神需求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32.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源流,在当代,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又具有了新的理论起点与涵义。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同时又是其在当代我国改革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指向便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伦理意蕴的观照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33.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诉求主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在当代中国,这一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11年两会描绘了"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而民生是这一美好图景的原色和底色。党的十七大以来,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当代中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重心。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需要各项切实有效的政策、制度保障,更需要学理层面的理论关切。民生关涉人的生计、生活以及发展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的民生问题,譬如,民生资源分配中的公正问题、国民生活幸福感问题、人的生存尊严问题等,即构成民生伦理的应有和基本的问题。开展并深化民生伦理问题的研究,对切实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促进伦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科价值。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了推进对民生以及民生伦理问题的关注,我们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稿。本组文稿既有对民生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分析,也有从制度层面对民生伦理问题解决的深层思考,同时还有基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对民生伦理的思索。期望这组文稿对民生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从1997年开始。玉树就是盘锦的对口帮扶对象。2010年玉树的灾难,也就尤其令盘锦人动容。当消息传来,从盘锦到玉树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援助。就迅疾展开,并源源不断。这期间,曾有一个人自驾车跋涉3000多公里,为玉树人民送去了盘锦人的心意。此人是盘锦的民营企业家卜桂生。在玉树地震两周年到来之际,卜桂生对那次迢迢爱心之旅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35.
循环经济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问题,其基本理念是公平、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对促进循环经济具有源头控制作用.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应成为自然资源物权制度发展的新的动力.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自然资源物权上,形成了自然资源物权公平、节约和保护价值追求,并促使立法者转变将自然资源作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单一物的看法,注重自然资源的多元价值和权利主体的积极义务,确立可持续利用原则,修订传统物尽其用的内涵,推动自然资源物权主体制度、利用制度和救济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36.
一个多种文化与价值差异化并存的转型化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生活因不同道德生活理念和主张共在、共生所造成的复杂博弈化现实,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道德疏离"现象。此种疏离反映的是非成熟性、非规范性、非健全性市场社会真实的社群共同体严重阙如的情况下,制度道德理性存在和功能自身所固有之有限现实表现。属人社会中的种种非道德现象、反道德现象以及逆道德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社会肌体自身,在于组成这一有机体的每一个个体德性的严重不足自身。社会本真性道德存在,吁求并遵循的是现代清明世界与"正派社会"的生命伦理与个体生存至上的道德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37.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和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内容。生物信息学学科的教学应该根据其特点,构建层次型、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38.
袁溧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3):128-130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等相结合,对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职业礼仪教育现状进行带调查,结果显示:现有职业礼仪教育目标比较模糊、观念相对滞后、教育效果不甚明显等。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礼仪养成的师资队伍;注重积极引导,努力开拓高职学生职业礼仪教育途径;努力搭建平台,积极实现高职学生职业礼仪养成的实践创新;注重合力作用,不断丰富高职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人文营养。 相似文献
39.
提前5分钟,他就已经在沈阳市府广场附近某大型商场负1层,他的工作区入口处等着我们。寇永祥,眼前的这位八卦掌、形意拳正宗传人。身材高大,衣着干练,发型清爽。很难看出,这就是10年前那位打败29国武林高手、声震香江的国际武术大赛冠浑。他现在的身份,是这家商场的安保部负责人,管理着180多人。业务24小时覆盖80万平方米的区域,还要协调与其他部门的业务交叉。在安保领域,他可以称得上行家里手。 相似文献
40.
袁帅亚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2):146-148
本文从人文角度审思了目前我国的英美文学教学,指出了我国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审思要求我们发挥文学的寓教于乐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文学中,获取审美享受和人生感悟,提高中西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