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0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522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337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79篇
丛书文集   2382篇
理论方法论   484篇
综合类   5230篇
社会学   533篇
统计学   704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774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716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土地的空间固着特性与人的所有权心理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土地法因此经常表现出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这种互动既是土地的公共职能与经济属性、个人使用与公众利用之间的不同追求所造成的,同时也是土地价值的多重性决定的.将土地产权设为公共所有可以协调土地多重价值与"所有"心理之间的关系、可以限制制度冲突的空间,从而保持制度的稳定,以此平衡土地的多重价值并及时对制度的发展方向做出调整.《民法典》因其稳定性和权威性而对较为成熟的规则作出规定,但"特别法人"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却是一项新的制度.土地公共所有及其主体归属的理论仍需进一步沉淀.  相似文献   
122.
民营银行试点5年多来,总体运营稳健,坚持特色化发展,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存款保险制度推出,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外开放明显提速,民营银行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试点之初"量身定制"的部分监管措施"瓶颈"效应日益凸显.建议按照"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调整民营银行监管思路,逐步比照同等规模的中小银行统一监管标准,尽快取消在股东监管、机构业务准入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壁垒,激发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活力,释放民营银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3.
杨达 《日本学刊》2016,(4):12-24
中国的全方位外交是新时期应对国内外复杂局势的重要战略选择。日本的多重身份定位决定了它是考验中国外交智慧的一项重大课题。冷战结束至今,中日关系在纠葛中寻求协调,而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以及日本对华战略疑虑强化,使得两国纠葛情形更多出现于人们视野,并增加了协调的难度。为更理性把控中日关系,助力全方位外交,中国需找准双方在历史与现实冲突、文化与意识反差、"一山二虎"对峙、大战略同类别与异目标等方面的纠葛结点所在,从"核心利益底线思维"、外交路径拓展、地区多边机制深化、坚持不懈自强等路径来探寻具有针对性的对日战略。  相似文献   
124.
杨宝琰  万明钢 《社会》2011,31(4):218-240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一个基督徒较为集中的村庄的田野研究, 探讨了乡村中学生基督徒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同时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文化而经历的文化冲突和由此引发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宗教风俗的冲突给中学生基督徒带来的文化冲突较为普遍,不过,中国人集体主义取向的应对模式,“人情”大于“神情”的宗教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解这些冲突;对中学生基督徒来说,初中时期是一个转折期,学校主导的科学知识得到更多的认可,对宗教知识产生了疑问,随之信仰产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12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河南科技大学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优势,借助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对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如开展个案辅导、新生破冰训练营、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小组、举办成长论坛与文化大讲堂等活动,取得显著效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26.
至迟从2006年开始,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辽宁省盘锦市上口子村,就开始于大辽河右岸掀起了一股旋风,渐旋渐猛,至2011年春节,广东中山、山西阳泉等地,都已被这股劲猛的旋风逐一扫过,惹得百万市民举目观望,且掌声雷动,激情澎湃。上口子村高跷旋风,已然吹遍了中国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27.
Gao Q, Yoo J, Yang S‐M, Zhai F. Welfare residual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asic Livelihood Security systems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t J Soc Welfare 2011: 20: 113–124 © 2010 The Auth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 2010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In this article, the Basic Livelihood Security (BLS) systems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are compared. The purpose of BLS is to provide a safety net for poor families, particularly the unemployed and the retired who were hard‐hit by recent economic reforms and crises.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two systems is residual welfare marked by strict eligibility rules and limited coverage. Both systems are subordinate to the primary goal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refore only compensate for the very disadvantaged left behind by market competition. Neither system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achieving its original antipoverty goals. However, South Korea's provision of self‐support programs to supplement cash transfers has helped individuals to move from welfare to work, and thus has implications for China's BLS system. Both countries need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equity and social justice in their ongoing reforms and expansions of BLS.  相似文献   
128.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和话语政治民主模式不仅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也在诸多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人类令人鼓舞的前景;不仅为我们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更在整合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双重优势的平台上,在制度的层面为建构主体间广泛参与和积极互动的民主模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哈贝马斯话语民主模式在许多方面也失于理想性的虚幻化。把人类之间的关系完全定位于运用语言和平交往的理解和共识上,是理想主义的诉求,也许具有理论上的探索意义,但如何消除人们之间利益上的差异、冲突是相当难的问题,仅仅靠语言沟通,达成共识是难以实现的,时间的无限延长,参与者的不断增多,看起来是实现了哈贝马斯所设定的理想言说情景,但是,这样一方面降低了交往的效率,一方面又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和成本,理想的初衷似乎把交往的环境恶化了,现实的竞争、冲突显然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的假设的完美情景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9.
高扬  袁祖社 《唐都学刊》2011,27(2):39-43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源流,在当代,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又具有了新的理论起点与涵义。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同时又是其在当代我国改革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指向便是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伦理意蕴的观照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30.
五四新女性是在学校这一现代教育平台由新文化启蒙话语塑造而成,她们的意识形态认同来自新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正义伦理;而她们的性别认同及相应的关怀伦理,却使其对“旧道德”下的女性同类有更多同情。为实现个人权利、维护神圣恋爱,她们“忽略”名分、委屈尊严,在新旧道德的模糊地带与有妇之夫结成特殊婚姻。而非正常婚姻关系的缺憾,爱情中隐含的性别等级,个人自由与关怀伦理的对立与冲突等,都导致她们陷入认同危机。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体现了“五四”正义伦理的道德局限,而五四文学表达的某种匮乏,亦源自这个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