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474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1201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乡村振兴:谁在谈,谈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形成综合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思路。 主流政策派以供职于国家政府部门的学者型官员或研究人员为主,其焦点在于如何完善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主流政策派立足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阐释,对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必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机制以及规避误区作出论证。 学界理论派重点关注乡村振兴的立论基础和基本模式,乡村振兴具有多种立论基础,而乡村振兴的基本模式则具有保底式发展、内生式发展和依附式发展三种向度。 基层实践派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为主,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发力焦点,其中县级干部扮演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冶和“施工队长冶的角色,乡镇干部则是加速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践行者,而村干部则构成乡村振兴最基础和最坚实的力量。 然而,在几乎所有的讨论中,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却集体失语,并再次被政府和学者普遍“代言冶。 未来乡村振兴的探讨方向应重点推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上下结合冶,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乡村振兴的社会动力以及乡村振兴多元实践等方面的理论概括,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讨论、规划和行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大循环冶。  相似文献   
32.
叶敏 《兰州学刊》2006,(11):198-200
在统一《合同法》规则下,商事合同由于自身强调商业效率、行业习惯等因素在解除后果上应当体现出其特殊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合同法规则的积极作用。在解除范围上,应考虑商事合同的根本目的加以确定。在合同解除溯及力上,出于某些商业交易的不可逆性,商法中的公法因素,维护商事交易秩序的需要和法律理念上的差别等原因,商事合同解除往往不能带来返还原物的效果,而应以经济补偿为主。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利用CSSCI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从机构和地区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对读者了解我国的国际政治研究的现状和分布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探讨——从信仰危机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冲击的今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明显,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的意识形态,它的主导地位已经受到严重冲击,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思想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针对这种信仰危机,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尤为重要。在当今社会,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便是良策之一。  相似文献   
35.
新兴经济体(EE)创业企业在与母国缺失的制度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制度能力。运用大规模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本文提炼出制度能力的概念及其三个维度:制度适应力、制度关系力和制度创业力。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融合制度理论和组织能力理论,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设计,探讨了二元制度环境、制度能力与E E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完善的母国制度环境减轻了东道国缺失的制度环境对EE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的阻碍作用,而母国缺失的制度环境则提升了完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对E E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的促进作用;(2)母国缺失的制度坏境有助于E E创业企业开发制度能力,而完善的母国制度环境则不利于E E创业企业制度能力的开发;(3)东道国缺失的制度环境对制度能力较强的EE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抑制作用较弱;完善的东道国制度环境对制度能力较弱的EE创业企业加速国际化的激励作用较强;(4)E E创业企业的制度能力中介母国制度缺失性对东道国制度缺失性和加速国际化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有助于E E政府创造国际创业友好型制度环境和创业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36.
网上购物近年来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社会已经针对网络购物行为接受度开展了广泛研究,但是有关网络购物行为接受度的动态演变的研究还不充分。同时,由于存在文化的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尚须通过我国数据的验证才能得以确认。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度模型(TAM),在2006年和2009年两个时间点,以中国网民中最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分别通过311份和319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消费者感知网上购物的有用性、易用性和安全性对其态度和意向的影响变化。该研究验证了网上购物接受模型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并为网上零售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37.
杨晔  朱晨  谈毅 《管理科学》2019,22(2):92-111
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企业雇佣需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本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背景, 在区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基础上,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 分离出技术创新对中小制造业企业雇佣增长影响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 并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对中国中小企业运营环境的调查数据, 实证考察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其雇佣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技术创新不仅会通过工艺创新的“价格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以及产品创新的“市场效应”与“替代效应”四种直接途径影响中小企业雇佣增长, 还会通过“员工技能结构高级化”的间接途径影响中小企业雇佣增长.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 对中国中小制造业企业而言, 工艺创新的“生产率效应”与产品创新的“替代效应”是阻碍其雇佣增长的主要途径;与国内研究不同的是, “员工技能结构高级化”是技术创新促进中国中小企业雇佣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 技术创新对中低技术制造业企业雇佣增长的影响更为敏感.本研究从微观层面证实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中小企业雇佣需求的重大影响, 同时也为缓解中国“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8.
瞿慧  刘烨 《管理科学》2012,25(6):101-110
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和波动率是金融资产投资和风险管理等应用中的重要决定因素。针对收益率的新息过程与波动率的新息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的实际情况,将已实现波动区分为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对收益率、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联合建模并刻画各时间序列模型新息之间的相关性,给出联合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法,使用2005年4月8日至2011年5月23日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益率、连续波动和跳跃波动的新息之间存在统计显著的相关性,对各时间序列单独建模估计的传统方法存在本质缺陷,沪深300指数已实现波动的杠杆效应及周日效应主要来自连续波动分量。联合模型通过对新息之间相关关系的合理刻画,提高了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
本文研究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IPO过程中的择时行为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虽然风险投资机构整体上并未帮助提高企业通过发行审核和选择市场较好的时期进行IPO的概率,但是经验丰富以及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具备这样的择时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及其特征并不影响样本企业在短期内的择时行为,这表明IPO择时更有可能是一个基于中长期预测的规划过程.综合本文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经验丰富、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IPO成功率,并且在市场行情相对较好的时期上市.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面板的Granger因果检验,对1997-2008年间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风险投资与创新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和专利授权均是一阶单整变量;且Kao检验、Johansen Fisher检验和Pedroni检验的协整检验结果也十分显著。这不仅说明了风险投资和专利授权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还验证了"风险投资先于创新"假说的成立。但却没有发现"创新先于风险投资"的显著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