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8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313篇
管理学   628篇
民族学   154篇
人口学   147篇
丛书文集   1197篇
理论方法论   481篇
综合类   11009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3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1013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1058篇
  2008年   1049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1079篇
  2005年   897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英国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的代表作《黑王子》是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小说,从多个层面探讨了生活的本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包括情节、引喻、叙事策略以及结构安排等构成了小说的召唤结构,共同作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使读者能够自觉地建构小说的意义,对其哲学内涵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922.
电影《云水谣》在意境美学的孕育下生长出一种诗意的空间,并由这种诗意的空间蕴藉出一个标注生命充盈的坐标,引领人们进入到关乎爱情、关乎人生的生命之思的哲学之境。  相似文献   
923.
梁武帝是六朝时期最具文化素养的皇帝,一生著述宏富,在经学、玄学、文学、史学、佛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对江苏区域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择其大端者主要有:推行尊儒重教政策,促使江苏文教事业发展;雅好文学,推动江苏文学繁荣;重视编史修史,促进江苏史学兴盛;倡导文化兼容,推进江苏文化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924.
企业内部R&D虽然能够节约交易成本,但其机会成本是外部R&D所能带来的战略弹性、新产品更快上市、低沉没成本的期权价值.因此,企业R&D边界的决策必须同时考虑交易成本的节约和期权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一分析框架进一步引入互补R&D能力和技术的分布这一因素,可以预测不同的不确定性组合下企业R&D的主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25.
在1949年后的六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嬗变.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实现了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和整合,也使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在分化变动之后走向高度同一;在建国后的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打破了僵化和保守的意识形态,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发生了积极的嬗变.经过六十年的变迁,中国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新中国六十年的"革命"和改革实践带给中国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积淀,在精神层面上赋予了中国独特发展道路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26.
童子戏是流行于南通农村地区的民间祭祀仪式戏曲,据考证其历史可以推溯到先秦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当地学者的研究和推动,南通童子戏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对童子戏历史进行了追溯并指出了与农耕文化的关系,通过童子戏的形式表现、演出场所的草根性体现以及内容的农耕情节反映,印证了南通童子戏植生于农耕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7.
政治追求是贯穿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进程的一条鲜明线索.茅盾一生的文学批评活动恰好提供了中国现代"主流"批评生成演化的个人证词.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集体、权力意志与个人思考之间,茅盾一直处在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中,他的批评成果不仅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断选择、不断徘徊、不断矛盾的心路历程,也显现了"主流"批评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928.
周仁成  曹顺庆 《求是学刊》2013,40(1):119-126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必然要求对之进行学科考古学的研究,然而"学科"一词本为舶来品,其双重含义已经预示了中国古代文论成为学科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科学的"规驯"。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大学制度的学科设置考察发现,中国古代文论首先通过官方教育机构对西方自然科学的译介而渐渐拥有了学科建制,这一过程直到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文心雕龙》得到完成。"五四"前后,诉诸科学与逻辑而发生的"白话文运动",从语言上斩断了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之根,使之成为"国故"归入历史档案。接下来进行的"整理国故"运动与"科玄之争"确立起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科学研究的"立法"依据,以至完成"二次规驯"。最终通过郭绍虞与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所确立的内容与体系,完成了科学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改造,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的系统的学科。  相似文献   
929.
我国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进入成熟阶段,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地方理工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倾向下,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特色定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930.
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到香港、澳门回归之前,海外学者对“一国两制”的形成过程及实践的可能性进行了较多研究.香港、澳门回归以来,海外学者对“一国两制”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详细具体的研究,其中尤以港澳台学者的研究成果居多,他们对“一国两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问题的专门研究有助于“一国两制”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