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3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管理学   628篇
民族学   155篇
人口学   147篇
丛书文集   1194篇
理论方法论   481篇
综合类   10961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1007篇
  2010年   979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1093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893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经济的短缺、过剩或转轨形态来看 ,我国的货币供给呈现很强的内生性 ,因此 ,货币政策应采取需求性的货币调控模式。相应地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应选择利率而不是单纯的货币供应量。同时 ,利率改革的方向也不能单纯地瞄准完全的市场化利率体系 ,而应该是建立一种对利率进行间接调控的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52.
话题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顺应理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进行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不仅选择语言形式,同时还选择使用策略。话题转换现象是对社会规约和心理世界的一种顺应。话题转换不当,会产生负面影响,妨碍交际的进行。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总原则与具体细节两个方面论述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基层民意机关的理论设计,并且指出这种设计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阶级性,2.欺骗性。  相似文献   
54.
《红字》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 ,中外评论界就其主题研究见解颇多。在探讨其主题的道德意义上 ,西方评论界较普遍地认为《红字》中宣扬的是人生来皆有罪的清教教义 ,小说的主题是论罪恶。本文探析了《红字》主题的道德意义 ,即《红字》主题思想的主旋律不是论罪恶 ,而是论人性 (包括善与恶 ) ,论道德行为 (包括德行与恶行 )。它不仅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人性和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假恶丑 ,而且大力颂扬了人性和人类道德行为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55.
本文主要从球形液面内、外的压强差和任意弯曲液面内、外的压强差两个方面推导 了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公式。  相似文献   
56.
论大学英语课堂评估方式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时、适量、适度的大学英语课堂评估能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堂评估的形式可分为测试性与非测试性两类,非测试性方式有课堂观察、学习档案、日志等,在当前比较注重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中,非测试手段尤为重要.在测试性方式中,随堂测试、诊断测试、成绩测试等都可选用.如果进行得恰当,课堂评估对教学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57.
姚鼐的思想经过由青壮年独尊程朱儒学到老年笃信佛学的变化。其浅层原因,是王文治等人的影响;深层内因,则是由于他被迫辞官后,抚慰其淡泊心态的需要。实则他对儒、佛、道家思想皆有吸纳,都不过是借以为精神寄托和充当文学创作的“门面语”。这给其文学创作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从2008年3月14日中国拉萨一小撮藏独分子发动打砸抢烧暴乱,到4月30日北京奥运圣火完成在境外传递回到中国境内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全世界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中国.从受众来讲,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清晰地目睹过中西新闻媒体对于同一事件报道的巨大反差,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地领略过新闻报道中事实的力量.尤其是在读西方的新闻报道中,人们都在问,究竟是传播事实,还是传播愿望?  相似文献   
59.
笛卡尔以来,主体问题始终是现代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但是,从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开始,主体已经声名狼藉,主体哲学的范式被视为陈腐过时了,传统的主体之争已经没有意义,无论语言是第一位,或者自我意识的个体优先,这两个范式中的任何一个都凸现和遮蔽着什么,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或者寻找一种介于这两种范式之间的思路倒是可能的,如米歇尔福柯之路。  相似文献   
60.
探究公立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推进高校依法治校,促进高校和谐管理正日益成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从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管理应当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正确认识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把握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原则,探究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