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9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842篇
劳动科学   38篇
民族学   464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261篇
丛书文集   4782篇
理论方法论   687篇
综合类   6951篇
社会学   814篇
统计学   1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466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32篇
  2011年   1139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241篇
  2008年   1126篇
  2007年   1230篇
  2006年   1303篇
  2005年   1010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大众与狂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狂欢是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接受模式。它与以往的文化接受模式有所不同。但这种狂欢模式并不是大众文化时代独有的 ,其所以在大众文化时代再度兴起 ,有着时代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的原因。这是一种不容忽视但需加以引导的模式。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没有或仅有这种模式都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22.
地方治理意味着地方政府从中央一体化的垂直结构下抽身,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与利益;同时,它也表征着民间社会力量的成长并逐步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成为地方治理中重要的参与性力量。在此意义上,善治理论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框架和分析范式。但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用善治理论观照中国地方治理时,其前提和基础条件的具备与否是受到质疑的,从而,这一分析框架的适用性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3.
作为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福克纳在总体倾向、艺术手段与思想指归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惊人的一致性。对他们的比较,是一件饶有兴味也极富挑战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4.
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让学生进入学术前沿 ,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挑战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学习研究环境等是实现这个重中之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论贫富差距     
本文运用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不同社会历史形态下出现贫富差距的根源,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论证了我国现存的贫富差距不仅不能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反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童声合唱艺术的重要性与训练中若干技术问题的分析 ,结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而进行思考 ,认为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 ,合唱教学应该占据与其地位相适应的位置 ;在合唱教学的具体实施中 ,要让中小学学生在曲目上有多样性的选择空间 ,以适应其生理与心理特点 ;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应在合唱训练中得到全面的实践 ,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7.
阐述了在DELPHI语言中利用Canvas的Pixels[]属性来实现图形连续旋转和利用CopyRect()函数实现动画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8.
论官德建设     
本文论述了官德建设是我国历代治国方略中的优秀传统 ,阐述了官德建设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构建官德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9.
三国时期的论说文文论以谋求论说文独立的文学地位为指 向 。批评家们不但树立了“理”的旗帜来对抗“经”的禁锢,而且意识到了文采的价值和作家 独特的修养。晋代论说文文论较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批评家数量增多,研究方法得到 改进,人们或从“辞”、“理”兼顾的角度,或从形式技巧的角度,肯定了许多风格各异的 作品。同时,汉代以来的旧观念在上述两个时期与新的见解还有所交织。  相似文献   
30.
本文重温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概括指出:一、其三个方面的内容:实行党政分开;适当分权;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必须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走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道路。深刻领会该讲话精神,对于推动我国新世纪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