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6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当代东西方学术界中,来自不同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学者对“文明对话”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和高度的重视。本文拟以杜维明先生多年来身体力行的“文明对话”论域和美籍伊斯兰学者赛义德·侯赛因·纳斯尔的文明对话中的“精神性”探讨为例,从以下六个层面进行分析比照:一、站在西方文化“马赛克”上的跨文化学者;二、反思启蒙,发掘自身传统的精神资源;三、寻求各自文明中的精神资源和超越性人文价值;四、在生态伦理层面寻求各自文明所蕴含的价值;五、文明对话中知识分子的角色和立场;六、参与主持回儒对话:促进伊斯兰与儒家文明对话实践。并对他们的文明对话的主张要旨和思想理念,进行宏观的比照和微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回商是回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参与和贡献于社会主流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回族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开拓精神和拼搏创业精神的商贸经济实践群体.本文分析了回商、回商文化的内涵以及回商的历史成因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的传播成了当代国际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文化的自我表述和对他者的表述,成为不同文化之间彼此交流的关键性手段和形式.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美国影视媒体中对伊斯兰和阿拉伯穆斯林形象的塑造和再现,蕴含着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从美国的好莱坞大片、电视电影、儿童卡通片和动画片的制作和传播中,都不难发现美国影视媒体中包含的复杂而深层的多种权力关系,并且反映出全球化时代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以及与伊斯兰世界和穆斯林的关系.通过对美国影视媒体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的塑造和表现过程的考察、分析,我们更能认识到不同文明间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宁夏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区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来,我区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调研报告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银川市、石嘴山市为个案,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宁夏的城市民族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对今后从事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 2 0世纪全球化浪潮中 ,中东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自 1 9世纪末以来 ,当地的各种思想家们面对现代化、全球化的世界潮流 ,作出了多种艰难的探索和实践 ,以回应时代和世界的挑战 ,并且以多种形式向世人展现着他们思考和实践的动态轨迹。关注中东思想文化的发展态势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的社会思想现状和趋向。  相似文献   
16.
王静斋(1880~1949)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上著名的“四大阿訇”之一,生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危机四伏之际,一生颠簸流离。他秉承爱国爱教之时代主流精神,四处奔走,为国家、民族的振兴与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发展,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他得风气之先,走出国门,了解和把握世界大势,始终站在现代文明的对话前沿,立足经学,认真学习中西文化,著书立说,是现代中国伊斯兰史上著述最多、涉猎范围广泛、影响最大的著名经学家之一。本文将王静斋大阿訇放在现代文明对话的语境中,从他的经学成长、出国访学、主编《伊光》、翻译多种本《古兰经》等方面进行阐释,从而展现其道德文章与时代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冯增烈先生与回族学研究丁克家1996年2月22日,是回族同胞传统的喜庆日子──开斋节第二天。冯增烈先生就在这天安祥地归真,为自己70年的人生历程划上了句号。在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界,提到冯增烈先生,大家对他的学识和风骨,肃然而生敬佩之情。尽管冯先生是...  相似文献   
18.
文明对话的基础是对其他文明的平等、宽容、广泛的理解和研究态度。但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探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困局,“师夷长技以制夷“,民族救亡和社会革命的任务是头等大事,因此,大家的眼睛始终盯着希腊-罗马传统的欧美文明,急于理解和研究他们。长此以往,也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甚至拒绝理解其他非西方文明。综观20世纪的中国学术文化史,我们发现除了个别大家鸿儒,中国一般的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着不懂伊斯兰文明、不懂印度文明,更不懂那些较小的文明。他们不屑于了解这些文明。他们对这些文明的傲慢态度不亚于某些西方人士。所以,作为泱泱文明大国,积极加入到世界文明对话的时代潮流中,对世界各个大系文明与亚文明展开深入广泛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丁克家 《回族研究》2005,(2):177-181
马启成先生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我国当代著名的回族穆斯林学者,民族学、宗教学研究专家。退休前,曾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研究院(现改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分院党委书记,并长期担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和秘书长等职务。马老师将自己的大半生精力投身到了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堪称为人师表的楷模;在院系工作方面求真务实,成绩显著;在学术研究领域,孜孜不倦于青灯黄卷之下,硕果累累,成就骄人;在致力学术社会活动中,任…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代码。民族语言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深层精神文化的表征。从语言学角度看,回族语言与回族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而回族语言的演变过程,正好反映了回族历史进程中族源的多元化、早期语言的多样性,从而为回族历史的客观性提供有力的佐证。回族青年学者杨占武的《回族语言文化》,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1.从语言学的族际语言关系理论视角,梳理和勾勒回族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要与别的民族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接触和联系,并在相互影响中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