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最早它同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起萌芽,随着军事活动,祭礼活动,娱乐活动,宗教活动的发展等,而最后脱胎为一种体育活动和文化。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的少数民族,其体育活动就蕴含着这种伴随历史发展过程的各种文化痕迹。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游记、民族志、文献、历史、民间信仰五个层面,对国内外关于藏地朝圣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认为学术界对藏地朝圣的仪式性、实践性等层面的讨论已较为充分,但还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指出目前对藏地朝圣研究方面所依据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其分析对象是国外所能观察到的圣地文化现象,而真正属于藏区的和有较强说服力的朝圣文化理论还尚未成熟,因此对藏区所凸显的诸多新问题,其理论模式无法准确地解读和涵盖。  相似文献   
53.
藏传佛教为其信徒提供的不仅是一套生活习俗和抽象的信仰,还有一种使人的体验有序且有意义的普遍的生活观,死亡是人类生存中最神秘的事件之一,也是佛教关注的焦点:死亡凸显了现象界的无常及其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命运。在这篇论文里,我将考察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丘陵地带的藏传佛教徒表现死亡的宗教意义的方法,然后进而考察在他们的社交活动中疏导情感的哀悼仪式如何演示并复制着宗教信念,如何使抽象的教条生动鲜明地具体化,并带有强制性。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尼泊尔的古绒人(Gurungs)的死亡特色3信奉藏传佛教的古绒人据信是在…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分析七世达赖喇嘛致三世察罕诺门汗文告和加盖的印章内容,探讨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解决达赖喇嘛辈次问题的过程和态度的转变,说明了清廷关于格桑嘉措到底是第六世还是第七世达赖喇嘛的认识上的变化过程,分析了藏文和汉文史料对该问题不同的记载及看法.此外,通过对该文告的分析,还可以了解到历辈察罕诺门汗的身世和七世达赖喇嘛赴察罕诺门汗府邸的时间,以及藏族传教人士到北方蒙古地区调解蒙古诸部间纠纷的情况.  相似文献   
55.
周季文,男,汉族,湖南湘潭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80年任副教授,1991年退休。至今仍坚持着藏学研究工作。他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期间共带领45个班次,学生806人,其中研究生131人;先后带领3个班级,共55人前往藏区实习;科研方面:著有许多语言和翻译教材以及很多研究著作。其中包括:《藏语安多口语》《藏文拼音教材(拉萨音)》《藏语拉萨口语》《汉藏翻译教材》等教材;著有《藏译汉音的〈波罗蜜多心经〉校注》《论拉萨音归纳问题》《藏文翻译史略谈》等研究著作;先后还前往西藏、玉树、甘南等地开展了多次科研调查。目前正致力于敦煌文本的研究,已出版《敦煌吐蕃汉藏对音字汇》。  相似文献   
56.
<一> 位于滇、川、藏三省交界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历史上滇藏茶马互市的交通要塞,在州府所在地中甸县中心镇的北面,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这就是康熙皇帝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中甸归化寺。中旬归化寺又称噶丹松赞林,兴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初时有喇嘛330名,到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寺院僧侣增至1226名,以后其寺院的僧侣数额一直保持在1200—1500名之间。解放前,归化寺在中甸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藏家以送子入寺为僧为荣。富裕之户,家家有当喇嘛的男儿。削发为僧者,既出家又当  相似文献   
57.
度母最早产生于古代印度,以一个终极的永恒力量,一个慈悲美丽、利益众生的崇拜偶像,植根于广大信仰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之中,且以自身富有的性质借助不同方法融入宇宙社会秩序之中,构成人们赖以寄托的信念和动力。而其基本性质又决定了她的存在方式和文化模式,表现为履行一种合乎宇宙秩序的、或体现神圣意志的伦理行为的终极实体或人格力量,获得了信仰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58.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作为中国电视剧重要的一支,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在屏幕上绽放它独特的魅力。从1981年至1991年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向广大电视观众展现了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反映少数民族同胞建设家园,与落后思想作斗争的;有反映少数民族同胞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抗战的;有轻松诙谐的生活剧;以及由少数民族民问传说、神话故事等改编的电视剧等,电视剧还向观众呈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等。它为广大电视观众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的生活开启了一扇流动着异样风景的窗。  相似文献   
59.
佛教传入藏族地区后出现了迥异的女性观,其关于男女两性的基本观点虽然趋于两极化倾向,但是,女性包括出家的尼僧在藏传佛教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