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7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唯物史观视域中,人权与法治的关系是有关人权实现和发展的重要实践问题。人权与法治在基本理念上具有契合一致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权的法治化运作的契合,而是存在着各自内在矛盾或悖论。当现代法治在传统"秩序之治"基础上凸显"人权之治"时,这种内在矛盾就伴随着强烈的人权诉求,越来越聚焦于法治的具体实践环节上,从而转为人权与法治之间的现实冲突。人权与法治的冲突十分需要把控其中权力这个强有力的中介,通过引入人权治理机制以实践的力量来处置、协调和化解。  相似文献   
82.
社会历史具有自身固有的规律和进程,在逻辑上探寻历史规律,再现历史进程,建构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模式,把握过去,预测未来,从来是历史哲学家们的重要研究课题。马克思对社会历史进程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从各种视角审视历史,提出了多种社会分期学说。最重要的是在于他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依据和中轴,探寻到社会历史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社会形态赖以确立和依次更替的内在根据,从而使社会历史进程理论和分期学说变成科学。  相似文献   
83.
<正> 历史哲学在人类知识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就其研究的范围、内容、性质而言,它既有历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即必须以历史本身作为自身的对象和前提,又具有哲学的特性和功能,即不能满足于对历史表层的审视和描述,而只能是从历史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把握历史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84.
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阐述马克思主义自由论的基本思想,着重说明自由是一个集历史性、客观性和社会性(其中包括阶级性和非阶级性)于一身的总体概念,供学术界探讨时参考。  相似文献   
85.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对课堂教学和知识技能内化的颠倒性安排,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传统烹饪专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尝试应用性教育改革的需要,以期待对烹饪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6.
马克思自由论体系中的政治自由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论是从哲学层面对人与对象世界多重规定的综合反映,是认识论自由、价值论自由与社会自由的内在统一。而政治自由则是社会自由在人的政治经济领域中的具体化。全面地揭示政治自由的内涵,准确把握和积极创造政治自由生长与发展的条件,对于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7.
记者见到茅荣荣,是在江西南昌的一家商场旁边的KFC。休闲的打扮,平淡的话语,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男子。然而,现在的茅荣荣很有些焦虑。因为他在上海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在上海出名,在上海表演了无数次,可是现在,他离上海却有了距离。  相似文献   
88.
人权的四维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人之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因而也就构成和人类自身伴生,不断为人类反思和探寻的永恒问题.人权即是自然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四者的有机统一.自然人权,是指作为人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根据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欲望、理念,是人的主体性的观念表现;社会人权,即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应当和实际所享有的权利,受特定的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定;法定人权,即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确认和规定的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实有人权,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的,也就是人实际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89.
现代社会需要对政治妥协作出澄明的伦理辩护,为政治生活解答妥协的伦理必要性、妥协的伦理共识、妥协的现实伦理取向以及妥协的伦理价值趋向等问题.解决这些道德难题必须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存需要,立足于人的生存论条件差别的差异性,去寻找当下政治生活中妥协的现实可行策略,并在人的生存方式的共演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实现政治妥协的实质性价值.  相似文献   
90.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政治生活领域公民身份及其权利义务的主观反映,其特性随着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变迁而变迁:希腊城邦富有参与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但缺乏独立自由观念;古罗马帝国消极服从、追求和平与稳定,但缺乏参与意识和公共美德;现代民族国家富有独立自主、自由、平等和权利意识,但沉迷于个人自由和疏于参与;全球化时代全球公民意识萌芽和发展,但目前依然以民族国家公民意识为主导意识.不同历史阶段公民意识所呈现出的变化和差异是公民身份制度变迁的主观体现,取决于人类物质生产水平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是人类主体性发展的历史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