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7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和先导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价值观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的现代化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教育目的观、以师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2.
在北朝史上,改革浪潮时起时伏,时断时续.其中尤以北魏改革为历代所注目.北魏改革很难明确详尽表述其起讫时间,但可以大致地认为,从拓跋珪称魏王后,北魏国内的各种矛盾就日趋发展.北魏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北魏统治集团必须制定新策略,改变统治手段与方式.这样,在拓跋珪复国后,改革的轨迹初见端倪.中经拓跋嗣、拓跋焘、到拓跋弘时,北魏就起步进入改变轨道.冯太后,拓跋宏亲政后,掀起改革浪潮,给历史留下深刻的痕迹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混合政体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思想主题,从古至今,西方政治思想家不惜笔墨对其探究论证,产生了无数真知卓见,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国内学界,对混合政体的相关研究也偶现于坊间,然已有的研究多属于单个思想人物观点揭示,缺乏对混合政体思想整体性和历史性的探究和梳理。在此研究背景下,武汉大学储建国教授的专著《调和与制衡:西方混合政体思想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可谓国内研究混合政体思想的一部力作。该著通过对西  相似文献   
24.
湖北官钱局是清末时期规模庞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其鼎盛时期,对湖北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显著。辛亥之后,国民政府与湖北省政府围绕其产业的争夺逐步展开,国民政府先后两次宣布将湖北官钱局收归中央,湖北省政府亦两次抗议要求归还。在这一过程中,显示出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合作与冲突。最终双方相互妥协,湖北官钱局被有条件地归还地方。  相似文献   
25.
苏辙元四年为贺辽国生辰使,出使途中,作《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在赴契丹途中苏辙充满了对异乡异族的陌生感,表现为对异族人情风俗与异域风光景色的拒斥和不接受,这是北宋“积弱”国势对时人心理状态影响的结果。到达契丹之后,苏辙对异族有了切身的了解与理解,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异乡的景物,态度变得平和,并推出“久安和好”的良好祝愿。苏辙出使途中与到达契丹之后的态度变化,昭示了民族交往的一条规则:需要客观、具体、深入地去了解“他者”,方能更加真实地把握对方,方能逐渐达到民族和平共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6.
北宋频繁派遣使臣前往辽国,部分使臣将出使期间的见闻与感受形诸歌咏。使臣们出使途中情绪往往恶劣,诗歌中表现为对于异乡的气候风景、异族的民俗风情的排斥不接受,愁苦落寞的意绪成为使辽诗的主旋律。他们在诗歌里要追究五代割让土地与北宋不能收回失地的原因,检讨现实的对辽政策。他们到达辽国之后,通过实际的接触,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往往会有相当的转变。往往从拒斥转向适应,从陌生转向友好。他们或者将这种交往的过程与感受形诸文字,甚至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27.
鲁迅以“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概括了成长过程中接受的两种文化,揭露了“三味书屋”正统教育的“文化权威”性质及其弊端,表达了对“百草园”这一全面发展寓教于乐学堂的颂赞。“百草园”生活诱发、强化了鲁迅的艺术审美性,拓展了文化视野与思维空间,使他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了反封建资源,获得了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这是鲁迅成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重要因素。鲁迅从破除文化权威的整体性高度击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同时切中时弊,启发我们反思当前日趋功利化标准化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28.
泰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如家长制、权威崇拜 ,等级观念等不仅仅是一个观念问题 ,更成为人们日常行为所公认的准则 ,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威权政治是这种价值观的必然产物。 80年代末以来 ,泰国和其他实行威权政治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仍处于支配地位 ,根植于其中的威权政治的本质性特征将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9.
人文培训 俗话说:入乡随俗。外国人来我国,很想知道中国的风土人情,以便跟中国的风俗“接轨”。你可办个人文培训中心,对外商进行人文知识的短期培训,讲解中国人的思维特征、饮食起居、风俗礼节、交通规则、法制环境,并现场演示,让老外接受中国文化的洗礼,以免闹出笑话,惹出麻烦,影响买卖。  相似文献   
30.
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脍炙人口的理论,但政体理论才是其政治法律思想的主线。他的政体理论包括政体的分类、定义、性质、相关法律、原则、法律教育、立法、腐化等一系列问题。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在政体划分标准、政体多样性、政体与分权和自由的关系、政体的内容和形式、立宪实践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承前启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然,它也存在着夸大自然因素作用、反人民性和妥协性等不足。在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转型期,该政体理论及其思想方法不无启迪:发现、借鉴各种学说和制度的合理因素,或进行制度选择并作必要的完善,或大胆地进行制度设计,是取得成功的因应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