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97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431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773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外一人公司立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公司是指公司的股份或出资全部归属于单一股东(自然人或法人)的公司.探讨一人公司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立法渊源、立法依据、法律责任、问题与对策,进而对中外各国有关一人公司的法律制度进行一番比较研究,对我国公司立法以及对新公司法的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2.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理论核心和指导思想。在形式上 ,它违背了中国哲学体用论的基本原则 ;在思想上 ,它既要引进西学 ,又想固守“中体”;在价值上 ,它既起了“开风气”的进步作用 ,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究其根源 ,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二重性社会基础。今天 ,它虽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但仍在影响着一些人的思想。我们必须抛弃其僵固的思维模式 ,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63.
论"乡政村治"中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走向及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政村治”模式在实践中异化村民自治的性质,形成了乡村关系中的诸多复杂矛盾,并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即“附属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据此对这两个极端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意见。  相似文献   
64.
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国家通过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进行现代国家的建构.但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呈现"国家农民"的倾向,农民权利难以保障.而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致使农民许多法定权利缺失.其权利便被制度性的消解.只有通过国家与乡村的互动,改革户籍制度,重塑农民权利主体的独立品格,加强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教育,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农民的组织化,才能确保农民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党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党对和谐社会理论的提炼经历了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在新时期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同时也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相似文献   
66.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必须把对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走哲学学理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的道路,并以面向大众、武装大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67.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历史探微及其现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存在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如"天人合一"自然观,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以及保持资源再生能力,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等。古人还在实践中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设置"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践行这些思想,为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祖国秀丽山川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思启示我们: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久共生的价值观念;要规范社会生产活动,走多节制的经济发展道路;要反对奢华提倡节俭,建立文明适度的生活消费方式;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现代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8.
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后改革时代是共富时代,是民生本位的时代,是质量增长的时代.在后改革时代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又要高度警惕和反对过度市场化倾向.  相似文献   
69.
文章通过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0—2019年旅游业面板数据测算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借助SDM模型,探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整体明显降低,其中以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最大;碳排放强度在研究时期向着较高碳排放强度区域集中在中游地区的趋势发展,呈现碳排放强度“中间高,两侧低”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与贸易依赖水平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分别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促进效应,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显著促进本地及相邻地区的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而贸易依赖水平提升效果相反。最后,文章对所得结论提出建议,旨在为旅游业实现低碳科学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0.
19世纪上半叶,从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Donizetti)、贝利尼(Bellini)的正歌剧或喜歌剧,到迈耶贝尔的法国大歌剧,甚至还包括威尔第早期的歌剧这段时期,在歌剧演唱史上被人称为“美声学派的新时期”。本文就费加罗主要唱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