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9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西部人眼看着中央企业赚大钱 中国西部诸多地区,地上是脆弱的生态环境甚至是不毛之地,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的储藏量十分巨大.这些地区的地上条件虽然不足以支撑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但地下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却可以充分满足发展工业的需要,尤其是在以粗放式增长为特征的工业化时期,其优势十分明显,因为不仅产品不愁销售,开采这些产品的技术设备也相当成熟,且效率很高,投资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改革20年仍然在"探索"? 为了实现国有企业改革预期的目标,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付出了巨大的改革成本,然而20多年反反复复的尝试,其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3.
到2002年初的今天,实物分房在某些部门、地区和单位还变着花样地继续着。国家出钱推动房改,原来是想解决那些为国家工作多年,而尚未得到公有住房的人的历史欠账问题,但这份“善良的愿望”却被卷进了一个怪圈之中,让“权力”再次“逞英豪”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刘明远 《兰州学刊》2009,(12):67-70
随着信用经济的高级化,现代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转型,即由原来突出地表现为周期性产业危机转变为周期性金融危机,这一转变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新的课题。文章系统阐述了实现这一转型的依据、原因,以及转型后危机的发生机制、传导机制、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撩开国企分配不公的面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原有差距很小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渐被急速扩大的格局所代替,但近来,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却渐渐演变出一些严重不公平的景象,在其背后更隐藏着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企改革为什么反复“试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头戏,然而,到目前为止,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国有企业在不规范的操作中消失或成为空壳;不少国有企业资不抵债,难以为继;大量职工下岗或待岗以及沉重的负债给国家背上了难以甩掉的包袱。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巨大的改革成本并未换来一个好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和一个好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7.
西部一向被视作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一下子成了热土。然而, 当“金娃娃”变成巨大的可利用财富,受益者都不是那些祖祖辈辈守着 “金娃娃”的人。他们的生存环境不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变得更 加恶劣;他们不仅没有从中受益,反而需要长期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8.
有人估算过,中国目前在地下钱庄流动的资金超过8000亿元之多。然而,面对如此庞大但又无合法地位的资金流,人们却难辨利弊祸福,适从无据。  相似文献   
19.
权衡中国民间金融的利弊得失,利大于弊;支持民间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论述也较为充分。但是,由于对民间金融的社会性歧视,民间金融的长处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的研究较为薄弱。对中国民间金融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利弊得失及如何在现代金融体制下规范其发展的层面上,而应当深入研究其内在结构、制约因素、运行规律、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其意义不仅有利于民间金融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利于官方金融业的改革与完善。文章以中国地下钱庄为例,分析了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外部环境、社会圈及盈利模式,认为熟人社会是中国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基本社会圈,高回报行业的存在是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激励机制,诚实守信与集体驱逐是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约束机制,抱团取利是民间金融稳定运行的基本获利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复辟狂孔老二周游列国时,曾窜到今开封地区的兰考、杞县、中牟等县,所到之处,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脸面丢尽,丑态百出。孔老二的这些丑事,至今还在群众中广泛地流传着。这里选刊的三个故事,就是刘明远等同志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