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溶 《南都学坛》2005,25(3):72-76
陆机的《文赋》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了物与我、意与辞、文与质等的矛盾统一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首先提出了表现感情的审美观“诗缘情而绮靡”、文学作品的形象化、想象及灵感对文学创作的作用等问题。《文赋》可视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2.
《尚书·尧典》是我国最早的文论论文。《尧典》中已有“诗言志,歌永言”的提法,诗与歌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文体区分:诗与歌。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诗言志”、“歌永言”两句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3.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而动人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作品具体、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恩格斯把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历来许多著名作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就这样说过:“现在当一切可能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试过,这时作者坚信,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个人生活场景》一版《后记》)我国杰出的文学巨匠茅盾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也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 (《鼓吹集·关于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4.
<正> 梁代钟嵘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的诗歌理论专著——《诗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基本上符合文学艺术特征的文艺理论著作。本文拟就(一)钟嵘和他的《诗品》;(二)写作《诗品》的背景和目的;(三)《诗品》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的贡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读者指正。钟嵘和他的《诗品》钟嵘,字仲伟,颖川长社(即今河南省长葛县一带)人,约生于公元468年,死于公元518年,享年50岁。南朝齐时,他曾任国子生、南康王侍郎等职;梁初,衡阳王元  相似文献   
25.
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瑞安的胜迹——汕岩山的梅雨潭汪汪一碧的优美画图,如悬面前。一种凉丝丝绿茵茵温润如玉的柔美之感,沁人心脾,悦人耳目。 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无论诗歌、散文,在语言的锤炼上都很有功力。他的散文语盲既有琅琅上口娓娓动听的音乐之美,又有着意从提炼口语中琢磨出来的,无比生动,具体、细腻朴实的形象之美。朱先生的散文还巧于布局,中心突出,层次井然,引人入胜。我们从《绿》这篇优美的散文中,随时都能够看到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26.
《中州学刊》一九八二年第五期,刊登了乐耕同志的《“颠不刺”绎解》一文,读了获益不小。乐耕同志认为董解元《西厢记》方言“颠不刺”一词,仍依王季思先生注释“风流“为宜。他的根据是董西厢“引子”末尾有“穷缀作,腌对付;怕曲儿捻到风流处,教普天下颠不刺的浪儿每许。”意思是:既然上句有“怕曲儿捻到风流处”,则下句的“教普天下颠不剌的浪儿每许”中的“颠不剌”,就是上句“风流”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27.
元曲和《水浒》中有不少词语的含义与今语大不相同,兹将读书所见集录、例释如下,供参考。所录的词语今义易懂,不再作解释。二四:放刁、耍赖。《元曲选》:《气英布》三折:“我不认得你刘沛公!放二四,拖狗皮,是不回席!”(以下曲目未注明出处者,均出于《元曲选》董《西厢记》二出:“当初遭难,与俺成亲事;及至如今放二四!”兀刺靴:马靴。《渔樵记》二折:“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刺靴。”上盖:上衣外罩。《神奴儿》一折:“与孩儿做领上盖穿。”《百花亭》一折:“我便与你换上盖也。”  相似文献   
28.
对刘勰论“风骨”的解释,一向众说纷坛。有说“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有说“风”属于形式、“骨”属于内容的;有把“风骨”理解为风格的;有把“风骨”认做“在《体性》的基础上提出对风格更高的要求”,是“树立一个更高的风格的标准”的,等等。我认为这些解释都不够确切。兹分别评述于下: “风骨”即“风格”,或“更高的风格标准” 说,虽然“风骨” 与“风格”有一定的联系,但是“风骨”并不就等于风格,因为风格指的是不同作家的个性、气质等在作品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9.
读了一首好诗(或一篇好散文、一部好戏剧、一部好电影),人们常常啧啧赞赏:意境真美!诗味真浓!凡是诗味浓的作品,它的意境也无例外的都是很美的;换过来说,凡是意境美的作品,它同时也是富于诗味的。因此,尽管历来对二者的说法不同,出现的时代不一,我认为它们的内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今试言之。  相似文献   
30.
该文近一千字(试题要求字数不得超过一千),共有六个自然段,各段之间联系的很紧密,结构是相当谨严的.首段—破一般中学生大段引述原文的老套,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地提出了《画蛋》是芬奇能成为一代宗师的道理,为下面要着重论述的问题(也就是读《画蛋》的感想)埋下了伏笔.第二段具体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论述了“画蛋”对创作的重要性.第三段从芬奇的艺术实践悟出一个道理,泛论了打好基础对学习的必要性.第四段本文的重点段,在以上泛论的基础上,用较大的篇幅联系自己学习中的具体事例,比较详细而具体地论述了学好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