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
在一般的厕所或粪场上,总会准备几把条帚,为讲卫生,除四害、清除垃圾粪便之用,但在那些甘顾与蚊蝇为伍者的手中,粪帚的用途却大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因为它们却用粪帚来打仗了.鲁迅就说过:"吾乡之下劣无赖,与人打架,好用粪帚,足令勇士却步".(《鲁迅书信集》(上)386页)."粪帚战法"的发明者是很用过一番心思的,因此博得了"四人帮"的欣尝和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22.
23.
鲁迅:20世纪窃火者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6(1):107-110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人中最具有神性的思想家.他是一位伟大的窃火者.如古希腊神话中的普洛米修斯,从天上窃得火来给中国人,于是他的命运也就同普洛米修斯一样,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永久性的崇敬,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人们的攻击和抵毁. 相似文献
24.
刘玉凯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Z1)
在我国现代史上,闻一多的名字是大家早已熟悉的,他的光辉形象已经熔铸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对闻一多作过很高的评价: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相似文献
25.
刘玉凯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2,(9):24-24
被人挂念是幸福的,尤其以这样的方式。风从窗外吹进来,翻动着桌上的书页,也翻动着我久久不曾离散的思绪。是一本晚清时期的爱情小说,缠绵、悱恻,作者用现代人的笔触演绎了一个遥远的爱情故事,我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觉得那样的爱情或许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吧?多年前,我曾试探地问八十五岁的祖母,她和祖父的爱情。祖母慈祥地笑笑,岁月在她的脸上雕刻了过多的痕迹,以致我的目光落在上面都有了疼痛的感觉。祖母说,那时候,哪有什么爱情啊,都是过日子吧。有一年,我去祖母的娘家拜年。那时,她娘家的家道已经有些落败了,简陋的院落、风化的墙瓦,已经不复当年的优越。站在那样的院落里,我的思绪会 相似文献
26.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4):45-49
论文对1995年三联书店初版《槐聚诗存》的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考证,指出若干疏误,加以订正,并简述理由。 相似文献
27.
论鲁迅的民俗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论鲁迅的民俗学观刘玉凯在研究鲁迅的思想和作品的时候,我们也许较少从民俗学角度去看鲁迅。但是如果撰写一部中国现代民俗学史,无论如何也不能忘掉鲁迅的贡献。这一事实足以诱惑我们有兴趣探讨鲁迅的民俗学观。的确,鲁迅并不是严格的民俗学者,他生前从未以民俗学者的... 相似文献
28.
无名氏小说的生命律动——兼论中国40年代浪漫派的哲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无名氏”其实有名有姓,他是现代文坛一个怪才,“无名氏”是他的笔名。他原名卜乃夫,又名卜宝南,卜宁,号宁士。原籍江苏江都县,1917年生于南京。 名字怪,行为也怪。简言之,早年他曾在南京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五卅中学学习。中学未毕业便到北平,居然考取了北京大学。但他鄙视文凭,笃信自修成才,只考但不正式上学。在北平3年,不是泡在北平图书馆,就是溜进北京大学旁听,一直到抗战爆发,他离开北平。此后,他当过《扫荡报》记者,职员。 相似文献
29.
刘玉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
鲁迅是旧社会的掘墓人,为了揭露腐败社会的黑暗现实,用讥讽的笑声打击敌人,同时也邦助人民克服弱点和若干错误倾向,鲁迅非常重视讽刺的艺术。早在“五四”以前,他就写过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已经运用讽刺的手法,他以后创作的小说,散文,诗,特別是大量的杂文,讽刺的成分很大。读着这样的作品,鲁迅先生革命的热情、鲜明的爱憎总是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也能分享他战斗的喜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可以说他又是一个讽刺艺术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