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2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足底留香     
在伊朗德黑兰东南100公里的阿拉丹村,有一个贫穷的铁匠,他有7个子女,为了能让孩子们活下去,这位父亲整天要不停地打铁。  相似文献   
82.
<正> 在中国入世的3年过渡期行将结束之际,我们向读者推介世界银行2004年出版的论文集《中国与WTO:入世、政策变革和减贫战略》(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该书由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迪帕克(Deepak Bhattasali)、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李善同、世界银行贸易发展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威廉·马丁(Will Martin)等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和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  相似文献   
83.
整个政治哲学思考可以看成在两个十分不同的方向上进行:“强者政治学”和“弱者政治学”。它们的区分不仅是领域上的,而且还是本体论上的,并且因此会影响到目标和态势上的差异。这一划分将有助于重新反思政治哲学中的诸多重要问题,比如,同样是社会契约论者,为什么有人关心主权论,有人只讨论正义论;还有,古典政治哲学的幸福论(完善论)与现代性政治哲学思路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性政治中是否还有其意义;以及“两种共和主义”和“第三种自由”的讨论究竟应当怎么看,等等。  相似文献   
84.
西方哲学中的治疗型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西方哲学自古至今的发展中存在着一种“治疗型哲学”,“治疗”始终是哲学的一个重大功能。“治疗型哲学”以“治疗者”身份切入社会,其基本意向性指向对各种生存之病的诊断与治疗,其基本疗法大致可分为“加法治疗”与“减法治疗”两种。前者诊断人生基本病症是精神的匮乏,主张在人生之上添加哲学、宗教、艺术等,以抗衡存在境遇深处的病症威胁;后者则认为对生命健康幸福的威胁恰恰来自于种种人为的价值体系,因此应削减人身上的文化附加物,以还原到本原的自然状态。减法治疗的最彻底之处是对哲学本身的治疗  相似文献   
85.
身处小兴安岭的苍茫林海中,万木葱茏,那经年的绿色曾一度洇染我褪色的梦想。可是,在记忆深处,在心底最幽静的角落,却站着一棵与眼前的林海格格不入的树,它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支撑着  相似文献   
86.
夜游症     
林晓娟发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同室而居的张嫂有夜游症!那还是她住进来的第一天晚上。由于初来乍到,加上有些不适应,所以一直睡不着:张嫂却睡得很香,发出轻微的鼾声:张嫂四十多岁,是厂里的老职工,  相似文献   
87.
"无知之幕"与悲剧的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知之幕"的意象是罗尔斯为了解决"分配正义"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思考模型.但是这一模型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展开为艺术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悲剧,从而帮助人们对于"司法正义"进行具象的思索与选择.悲剧的效应显出一种"道义论"伦理学的特征,让人们意识到没有任何一方的利益可以轻易被放弃或压制.悲剧这么做,不是通过论证"兼顾各方"的道义论哲学理论,而是具体而微地描述和渲染各种人的痛苦和悲伤,尤其是弱势者和边缘者如妇女、失败者的痛苦和悲伤.进一步,虽然悲剧提示人们应当兼顾各方,但是悲剧又提醒人们这是极为困难的.所以,悲剧作为"无知之幕"之后的思考不具有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之后的思考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88.
女孩长得美,只是残疾,坐着轮椅。虽然能自己养活自己,虽然性格温婉,可是却很难找到男朋友。 男孩见到女孩时,已经知道女孩的情况,当然是从女孩在网上的自述中明了的。因为女孩在同城的一个论坛上发了征婚的贴子,有照片有说明,所以,一时之间联系她的人络绎不绝。男孩就是其中的一个,从他看到女孩的第一眼,就已经爱上她了。  相似文献   
89.
被生活招安     
“曾想要的生活,在心底深处,有着永远不可磨灭的印痕。”  相似文献   
90.
塞涅卡的突破:斯多亚的新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学者认为斯多亚哲学与其他晚期希腊-早期罗马哲学一样,在对象上否认政治所服务的一阶性价值,在主体方面否认入世的激情,是一种以磨炼失败与绝望中的人的“坚忍”和内心宁静自由为旨向的心性哲学,与政治哲学格格不入。但是,塞涅卡的思想突破了这一格局,他从斯多亚的“内圣”哲学中开出了一种以反对凶残、倡导宽厚仁慈为主题的“外王”之学。他倡导的不是被动忍受伤害或接受现世政治,而是尽量发掘斯多亚理想精神的政治涵义,积极除掉对人的侮辱与伤害。这一新斯多亚政治哲学扭转了古典政治哲学的关注问题方向,亦显示出更多的现代性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