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234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283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692篇
社会学   144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然而,公益性缺失、医患矛盾尖锐和卫生行政执法缺位等问题凸显出卫生事业在政策、规范和秩序等方面面临着困境。援借合法性研究的理论资源,对学术界关于卫生事业合法性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可打通合法性理论与卫生事业之间的关联,为卫生事业合法性研究提供更多的学术增量,从而推动卫生事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2.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多元化速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文章实证检验了这两类商业银行的经济绩效对业务多元化的反应方向及强度.在此基础上证明,实际业务多元化程度与最优值之间相对距离差异,是两类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速度差别的原因.同时,从趋势上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多元化程度将超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多元化程度,这是由两类商业银行的各自最优值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3.
《尚书》文体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体"的文章学地位。"六体"不但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体的生成,而且影响了后世散文创作和文章风格的形成。二是"记言"的史体价值。《尚书》主要汇集记言文献而成,开启了先秦史传文献的"记言"体式,且对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生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是史传编纂学意义。《尚书》很好地处理了记注与撰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后世史学著述的轨范。  相似文献   
104.
嵇康《卜疑》是拟屈原《卜居》之作,两文互文开放,呈现出从卜问宅基到卜问处世再到愤激质疑世道的轨迹,又各自与所处文化语境互文相生。屈原《卜居》与古代卜辞结构相通,嵇康《卜疑》在结构上仿效《卜居》,在思想上凸显徘徊于显隐之间、嫉邪憎恶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心理。魏晋时期对屈原的广泛接受是《卜疑》拟效《卜居》的独特语境。  相似文献   
105.
20世纪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城市形象在作家笔下的变化、不同性别叙事下的城市形象以及 2 0世纪 90年代的城市文化发展和文学的关系。在把握城市文学发展的同时 ,指出城市文学对现实的关照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我国《国籍法》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此,可考虑增补基本原则的内容,修改“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等条款,明确“定居”等法律概念,避免产生歧义,从而为解决实践中的国籍问题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素称《三国演义》三绝之一的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妇孺皆称”的一个艺术典型,但他在我国历史上却产生了极端复杂的矛盾现象:人民群众固然喜爱、崇敬他,而封建统治阶级也尊崇他、神化他,甚至各民族的统治者都把他当作义勇的化身,奉为无上的神灵。人们因而对他也就有着不同的评价。特别是政治上的变化往往要波及对这位古人的评价。五十年代,人们认为他的一些优秀品质是“受到人民喜爱的精华”,而到了极左思潮泛滥的七十年代初,有的论者就把他划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认为他的忠、义“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我们究竟应对这一艺术形象作什么分析评价呢?  相似文献   
108.
王杰同志在他的日记里提出、并用自己的实践解答了人生的根本问题:“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王杰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一心为革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王杰同志在这种革命人生观指导下,解决了什么是幸福,怎样达到幸福的问题。在他看来,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彻底革命,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幸福,这一概念并没有什么奥秘,它只不过是人们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从一定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出发,对于生活的评价和理想的追求。因此,从那个阶级的立场和世界观出发,追求什么样的理想,就决定了人们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全心全意为人民  相似文献   
109.
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具有转轨性、居民消费具有享受性、生活富裕具有共同性、社会进步具有全面性和各项保障具有福利性五个基本特征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重点在农村 ,难点在西部 ,基点在就业 ,根本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也谈项羽乌江自刎原因──与吴仰湘同志商榷叶永新项羽乌江自刎,史学界一般认为是战败被追自杀。吴仰湘同志《项羽自杀原因新探》一文(载《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吴文)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我以为吴文很有新意,给人以启迪,但其中的说法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