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格萨尔》源远流长,表现了藏民族的民族精神,概括了藏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结合藏民族独特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就像藏文典籍中的传记文学(■)一样,史诗也应该有自己的"素材"(■)。即,《格萨尔》史诗最早起缘于《玛桑仲》;继承了"喇"(■)和"央"(■)的观念等藏民族的原始崇拜;沿用了"格萨尔军王"这一人名,而且在尚武重兵上完全相似;《格萨尔》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吐蕃政权时期的历次战争。  相似文献   
642.
编者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是国内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受到国内藏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有许多感言,本刊特刊发其中的一部分,以示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关心、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藏学>杂志的藏学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43.
秋天来到蒙古西部草原,晴空万里,布汗河潺潺流过金黄色的原野,牧草收割完,正是牧民操办喜事的好季节。放眼望去,只见三座雪白的蒙古包,附近有些马和骆驼,还停有摩托车、汽车和拖拉机。帐篷上面炊烟袅袅,主人正在为参加婚礼的贵宾准备着  相似文献   
644.
1981年的人口普查是印度独立以来第四次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普查表明,截止1981年3月1日,印度总人口为683,810,051人(男性353,347,246;女性330,462,802)。印度从1971年到1981年十年间人口增长了136,000,000,而61-71年间人口的增长数目为109,000,000。没有一个邦或联邦地区的人口绝对数字是下降的,不少邦1971-1981年所增加的人口数超过了1961-1971年期间增加的人口数。  相似文献   
645.
这里,展示的是与读者朋友同龄者的作品这些作品,由在校生们用心完成,珍藏在相册里、硬盘里、展架上………本期“原创”,“秀”出来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646.
新时代的舆论呈现出新特征、新结构、新趋势,对传统的舆论学知识体系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虽然国内舆论学在研究议题、方法与视域上关涉概念梳理、模型建立、舆情引导策略等,但总体上呈现"学为末、术为主、策为上"特征,忽略了对舆论的抽象层次的理论建构.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为舆论学知识体系的转型与重构带来了新的契机,它要求研究者平衡舆论治理"道"与"术"的关系,重新阐释舆论学的诸多概念与命题,进行元理论的建构和研究范式的革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中国独特语境的本土化研究,促进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勾连与互动,以构建中国特色舆论学概念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47.
形而上学家试图对于这个世界是什么以及之为何提供一种“形而上学解释”,在力求其理论和经典物理学相拟合的同时,也会援引科学实践与科学结论来作为自己的预设或者佐证自己的立场。哲学家大卫·刘易斯的休谟式随附工程就是这样的一种努力。在强制阐释的框架内来审视,休谟式随附是一种强制(动机)阐释,其错误根源在于认为一种好的理论必须是“还原”的。通过因果功能主义径路的指引,人们可以探寻哲学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