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周菲  陈慧红 《社区》2003,(20):30-30
家庭读书其乐融融上海市卢湾区是上海最早开展社区读书乐活动的区之一,该区将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家庭,使得社区读书乐活动蓬勃开展,并评出了首批社区“十佳特色读书乐家庭”。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社区中的几户特色家庭,看看他们是怎样乐在家中勤读书的。吴长熹家庭是社区读书乐活动的积极分子,走进他家简直就像掉进了书的海  相似文献   
12.
风险决策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风险决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与研究,作者综合了国内外有关风险决策的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作者本人的实证研究结果,着重对风险决策中决策者的认知模型、认知要素、认知策略以及认知差异进行了分析。决策者了解风险决策中的认知心理因素,有利于提高风险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个体心理边界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个体心理边界是企业心理边界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在组织中,影响个体心理边界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自我概念、认知方式、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感.本文探讨了目前学术界对个体心理边界研究应加强的领域,如个体的人格特质、情绪情感、文化价值取向等因素对个体心理边界的形成与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在知识密集型服务(KIBS)企业价值创造中的潜在贡献度是最大的,因此,高绩效工作系统会对KIBS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时KIBS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服务氛围、知识共事在KIBS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与服务绩效、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出了研究假设,并构建了跨层次的实证模型.本文将运用统计软件SPSS、LISREL以及阶层线性模型软件HLM对实证模型进行验证.揭开KIBS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作用机制的“暗箱”,以便更好地发挥KIBS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公共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菲 《河北学刊》2006,26(5):39-42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时代变化相伴随的哲学主题转换中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既是人类生活时代变迁的哲学思想反映,也是与其相适应的哲学主题转换的必然结果."主体间性"理论揭示了现代生活的公共本质;表达了多元共生的整体理念;体现了消解中心的平等原则.探讨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绩效工作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已经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员工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引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提出假设和建构概念模型,并运用在全国不同地区30家企业调查的322份样本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研究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各维度对心理资本均有正向影响;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各维度和心理资本能够对员工工作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决策思想进行了述评。作者从古代哲人与军事家的论著中提炼出了决策的人本观、决策的辩证法、决策的权变观等思想,并对其中所包含的行为决策思想进行了深入反省与认真剖析。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管理决策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哲学应用的制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 2 0多年的改革 ,中国社会已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无论是观念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中国均进行着重要的转型。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 ,面对生动新异的社会实践 ,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旨趣 ,或围绕哲学理论体系本身、哲学元问题进行争论和建构 ,或试图走出纯思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就哲学在现实社会的功用进行探究 ,即应用哲学研究。应用哲学自上世纪 80年代提出后 ,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年来 ,应用哲学研究成果纷呈 ,观点林立 ,许多学者或提出应用哲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或尝试建立应用哲学的学科体系 ,或探究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 ,新见迭出 ,争鸣不断。本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就应用哲学展开研讨 ,这无论对哲学理论自身来说 ,还是对应用哲学来说 ,都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20.
组织支持感是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角色行为的重要变量。根据互惠原则,组织支持感高的员工通常会表现出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做出对组织发展有利的各种行为。反之,则会降低其工作努力程度,对组织发展漠不关心。因此,组织支持感对企业员工创造工作业绩,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在组织支持感的内涵、理论基础、结构维度及测量等方面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研究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