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从浪漫主义向古典主义的逆转──王骥德的戏剧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在中国戏剧美学史的逻辑进程中,王 骥德的戏剧美学充当了从晚明的浪漫主 义向清代的古典主义过渡的桥梁。与浪漫思潮中人的密切交往使他的《曲律》包含着许多新进的思想因素.但王氏作为站在古典美学与近代美学交界线上的人物,置身于两种美学思想的冲突较量之中,又表现出双重性、摇摆性和过渡性,他的戏剧美学思想在许多方面流露出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和趣味,较之李贽、徐渭、汤显祖来,已有了较大的倒退。 王骥德针对明中叶以降戏曲创作解除束缚、自由放达的趋势表达了“还其古初,起兹流靡”的愿望。这一愿望构成了他写《曲律》的基本动机。…  相似文献   
42.
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重要素彼此纠葛的当代中国,后现代艺术倾向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艺术与生活之对立的消解;②艺术与非艺术之对立的消解;③艺术的不同样式之对立的消解;④艺术与哲学之对立的消解;⑤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之对立的消解。然而,在上述“解艺术”的同时,新的重建语言范式、重建审美心理结构、重建审美理想、重建艺术功能的迹象也悄然出现,从而在解构的同时呈现出重新建构的趋向,为未来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43.
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王艮的思想学说丰富而又独特,对于“全美”、“中”、“乐学”、“位育”、“大人”等范畴多有独到见解和新颖阐发,其所论大多与美学有关,从而构成其平民主义美学思想的重要内涵。王艮的“全美”说建基于“格物论”和“尊身论”之上,既肯定了对于道义的遵从,又体现了对于生命存在的尊重,是一种贴近百姓日用、关怀人的基本权益的民间情怀。王艮选择退隐不仕、修身讲学以见于世的道路,顺应自然规律,造福天地万物,营造了一种中正和平、圆融和谐的氛围,因此他追求的“中和位育”理想既是一种道德理想,又是一种审美理想。王艮关于进退出处、变通趋时的思想确立了一种人格理想,他认为,立身为家国天下的根本,而立身在于修身,只有做到修身立本,才能最终成为“大人”,彰显令人仰慕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44.
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形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学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依赖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的相对自律;二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相融相济.但是在当代市场权力和技术理性主宰下这两大因素正在被消解,形成以割裂艺术、弃绝所指为特征的反艺术反形式的当代艺术,艺术的发展更新之路在于守住自己的本性.  相似文献   
45.
中国戏剧美学的具象思维姚文放诗化的哲理一旦我们跨进中国戏剧美学的理论殿堂,便马上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诗意的天地之中,论曲诗、论曲词、论曲曲,琳琅满目,俯仰皆是,它们以鲜明的形象、涌动的激情、洋溢的诗意构成了一幅纷纭挥霍、光影摇曳的画面,将中国戏剧美学...  相似文献   
46.
狂:泰州学派的审美归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放  童伟 《求是学刊》2006,33(3):115-119
泰州学派发扬光大了王学“狂”的本色。创始人王艮以“大人造命”开拓主体自由的审美心意;颜钧的“制欲非体仁”毫无忌惮地承认欲望之美;何心隐的“育欲”与“寡欲”则转向实践乌托邦社会理想的狂热情感。“狂”围绕着主体心、性、情、欲的觉醒、生长这一核心发生变异、转换和断裂。“狂”是放纵感官享乐的欲望结构与渴求理想实现的情感结构之间生成的张力。  相似文献   
47.
传统文化与当代美育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当前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带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转型,同时也对当代美育提出了有力的挑战,美育的重新定位和现代建构已势在必行。当代美育的定位和建构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它不能完全割断与传统文化这一母体的血肉联系而达到目的、取得成功。如何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乃是放在当代美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传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长期以来,传统美育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施教方法。孔子关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课程…  相似文献   
48.
一中西方戏剧美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戏剧情节胜于重人物性格,把戏剧情节视为首要因素,而将人物性格的塑造统摄于戏剧情节的安排之下。戏剧情节在中国戏剧美学中历来被称为“头脑”或“主脑”,王骥德说:“红拂私奔,如姬窃符,皆本传大头脑”,“须重著精神,极力发挥使透”;李渔提出“立主脑”的命题,认为一本戏中无数陪宾须为一人而设,一人之身无限关目须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反对“但知为  相似文献   
49.
论自然美     
在关于自然美的讨论中,人们对自然美的本质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促进了对问题的理解。一些同志认为,“自然美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从而揭示了自然美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命题脱离自然对象的形式美去讨论问题,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为这就很难把自然物的美与真、善区分开来。因此,对这一问题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0.
○姚教授,很高兴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在与你同龄的一批中年学者中,你是很能沉住气,潜心于自己课题的一位。这些年你不断拿出自己的成果,并且出手不凡,在美学界影响很大。请你先谈谈你是怎样选择走美学文艺学研究这条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