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城市的"夜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言奇 《社会》2004,(6):58-59
城市夜晚经济,是指在城市夜间所从事 的经济活动,它不仅包括生产性活动,而且 更多的是指消费性经济活动。夜晚经济已成为许多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同时,它还具有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对城市社会的良性运行十分重要。本文试就夜晚经济的社会意义加以论述。 促进城市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类的天性,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所说的那样,“人的生理生命起源于他体内的细胞合成,人的社会生命起源于与他人的交流”(库利,1999)。工业革命以来,许多社会学家都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如何使社会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已成为政府决策者、理论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以往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中,人们过多注重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我们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管理——“看得见的手”,也不能仅仅依赖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还离不开公众参与——“看不见握着的手”。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四维空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言奇 《城市》2004,(2):43-45
城市是人类文化累积的产物,一个好的城市形态不仅仅局限于空间,还包含时间因素.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城市遗留的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未能很好地被融入到空间中,为此,必须通过一定的设计,将城市的时间因素更好地整合在空间中,实现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的有机结合,创造出一个富有文化感的四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环保事业中,社区参与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环节.在监督企业排污、垃圾处理、环境教育以及环境规划等领域,社区参与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我国环保事业中,社区参与还面临不少障碍,例如缺乏制度保障、缺乏激励机制等.为此,文章提出建议,例如成立相关组织,为社区参与提供组织支撑;建立参与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为社区参与提供制度保障;以及加快社区体制改革,使社区有更多精力投入环保事业等.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动民工心理社区主要是指其社会关系网络,它的构建无论对城市社会,还是对民工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流动民工的心理社区构建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务实性对策,从组织、政策等层面去强化流动民工心理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世界健康城市建设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城市的概念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健康城市建设的宗旨在于促进市民的健康,这一复杂的社会工程始于1985年。目前世界健康城市的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改善基础设施成为发展中国家健康城市建设的引擎;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成为健康城市建设推进的重点等。  相似文献   
17.
宋言奇 《求是学刊》2006,33(5):49-52
文章在世界著名生态学家威廉·里斯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论述里斯教授关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我国的启迪意义,其次补论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的几个环节,然后,对里斯教授关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相关前提条件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化与人类生态环境关系上,传统的观点基本上是否定倾向的,认为城市化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笔者认为,就二者关系而言,城市化本身并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化如何进行才是关键问题。不仅如此,城市化对人类生态环境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资源集约效应、人口集散效应、环境教育效应以及污染集中治理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事业离不开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江苏省环保事业的重要保障.当前,在环保事业公众参与领域,江苏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利益相关性原则体现不足、自上而下的被动参与较多等.为此,当前应从注重利益引导、出台可操作性的明晰化法规、大力扶持环保NG0等方面着手,推动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20.
环境公平教育为环境教育提供核心内容、价值取向与动力支持,是环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故此,在今后的环境教育中,应当强化环境公平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