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6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239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酉阳杂俎》中的五个俗字“[革卯]”、“[牛孛]”、“ ”、“蛙”、“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均有收录,但存在处理未当的问题,“[革卯]”、“[牛孛]”二字注音有误;“ ”字未标注音义;“蛙”下失收读作“蝰”的用法;“义”下失收读作“叉”的用法。  相似文献   
102.
张书端 《南都学坛》2013,33(3):49-53
在近年来的中国电影文化版图中,乡村题材的影片不仅数量越来越少,而且在表现主题与审美价值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创作误区,即以喜剧化、浪漫化或寓言化的影像呈现,遮蔽或置换了当下中国农村的真实社会状况和农民的生存体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既牵涉到电影创作者们乡村生活经验的缺失和认识上的隔膜,也有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更深层面上的,整个消费主义时代文化语境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3.
在台湾文坛,黄春明凭着对故乡的深爱,以饱蘸感情的笔触,把自己的童年经历、生命体验和对故乡的地理书写融为一体,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美仑美奂的"宜兰乡土风貌图",既写出故乡的"常",又写出故乡的"变"。该文即从宜兰地理风貌与田园风光、时代变迁的理性观照以及乡土语言的合理运用几个方面,对黄春明小说中凸显出的地域色彩与文学体验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4.
分家经常会导致家族企业被分拆或败落,这使得人们对其存在一定成见,认为分家对于家族企业发展总是负面的。对我国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企业分家案例的分析表明,家族企业"分家"并不必然导致企业衰亡,尤其在战略创业导向之下,可能通过分家相互构建起战略性的产业联系和竞争合作关系,从而使得家族企业演变成企业家族。从裂变创业视角,更有助于揭示分家对家族企业创业和持续成长的正面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毛大海--如果不谋其面,只闻其名的话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的名字,中国国际电台孟加拉语专家毛里尔丁·达海尔先生对这个名字深感自豪和亲切.  相似文献   
106.
107.
当前,日益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形势和环境对多人从过往事件中不断学习、积累应对经验、快速迭代应对措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多人从经验中学习时,常出现由于不同个体间不了解彼此掌握的信息和会使用的分析方法而导致的莫衷一是、讨论进程拖沓、无法及时达成结论等现象。本文将个体间不了解彼此掌握的信息和/或会使用的分析方法的现象概括为“不对称”,并采用理论构建的方法,聚焦于多人从经验中学习的过程,以“信息”和“分析方法”为维度,构建基于信息不对称性和分析方法不对称性的二维矩阵,提出多人从经验中学习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分析方法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且分析方法对称、信息对称且分析方法不对称,以及信息对称且分析方法对称四种情况,并指出信息和/或分析方法的不对称性会降低多人从经验中学习的效率,构建了基于不对称性视角的多人从经验中学习过程机制模型。随后,从“意愿”和“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信息和分析方法不对称性的实践方法,建立了降低不对称性的多人从经验中学习的实践方法库。本文针对多人从经验中学习时,由于信息和/或分析方法的不对称性而导致的问题进行探索,并为提升学习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8.
由于多数传统的在岗培训(OJT)是无计划地进行的,因此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学者Ronald L.Jacobs提出了结构化在岗培训(SOJT)模式,这是一种有计划地、系统性地设计和执行在岗培训的过程。本文对SOJT的意义及其与传统OJT相比较的优越性做了细致的陈述,然后对其在国外的应用现状作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提出SOJT作为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培训方式,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小燕鸥     
布鲁克·纽曼在美国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工作.现居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业余时间.她勤奋写作,是多种图书、电影剧本、戏剧剧本的作者或合著者。她所创作的独幕剧《我妈妈的情人》曾获太平洋西北作家协会奖.《小燕鸥》讲述的是一个遭受挫折音战胜挫折的故事,不失为一部关于生存哲学的感悟寓言。  相似文献   
110.
名词化隐喻及其在英语语篇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化隐喻被认为是唯一的最有力的构建语法隐喻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动词和形容词变为名词形式,并同时具有双重语义特征。名词化结构高度概括、浓缩信息,在语篇构建过程中作用重大。它不仅使语篇更加简洁、正式、严肃、客观,更具权威性,而且还在语篇衔接中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由于名词隐喻化的这些特点和功能,使其广泛应用于技术性强的科技文章、法律文书、贸易合同、报刊社论等文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