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产业融合作为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产生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产生的效应是极其巨大的。要实现福建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跳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范畴,在更高的层面上,根据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突出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力度和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拉力,努力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从而构建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2.
张春霞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12)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面临着许多阻碍.如何使双语教学不再流于形式,使专业课双语教学实现专业和语言的双目标,成为双语教学工作者们一心想要解决的论题.本文以高校管理类双语课程为例,通过从分析目前该类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障碍,引入案例教学,阐述了其对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建立了双语案例教学的语言理论基础,从而提出双语案例教学实践的关键要素,以期提高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莫斯科日记》中,罗曼.罗兰客观地指出了苏联当时存在的特权现象,指出无产阶级革命首要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的平等,形成统一的阶级。”然而,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之后,却逐步形成了干部特权阶层。苏联社会结构中干部阶层特权的存在导致苏联社会结构的二元分裂,党群关系淡漠,官僚主义盛行以及干部阶层的腐败等,使党日益脱离了它所代表的人民群众,这是苏联共产党最终亡党亡国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在深入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今天,深入思考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的要求,也体现了对教育内部规律和培养人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应运而生,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势必因此产生巨大的变化。这次变化的动力,来源于组成经济关系的要素内部的变革,但其发展必然也必须对科技因素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对未来的人才也必然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划定了新的标准:未来的人才不但要强调知识的多元化,同时应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作为高等教育,在抓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相似文献
55.
深造与就业的矛盾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状况值得学术界关注和研究。本期特意组织刊发这组笔谈,分别从大学生的政治能力与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理性思考、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大学生深造与就业矛盾分析与对策等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6.
在新一轮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中,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新疆,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资源优势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新疆旅游经济的大发展。独特的地域性特征构成了新疆绚丽多姿的生态文化资源;厚重的民族性特征构成了新疆丰富的人文文化资源;特定的时代性特征构成了新疆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7.
58.
孙中山先生,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用了毕生的精力,从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事业,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曲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够,在革命过程中,始终也没有放弃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从而导致了 相似文献
59.
论环境、发展与体制资源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和重化工业化使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协调环境与发展是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环境的复杂性与外在性决定了其的不可控性,因此,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实质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与调节人的行为,关键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的体制可以引导科技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降低协调的社会成本与矛盾,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与现代生态体制资源,开发利用此类资源是促进环境与发展协同共进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0.
张春霞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6-29
文章从马克思哲学视域,阐释了文化的三重维度。即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文化是“人化”;在唯物史观视域中,文化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社会意识;在生产力视域中,文化是精神生产力。当今,马克思文化的三重维度对深刻认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