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一、历史“合力论”──社会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恩格斯晚年提出和论述的历史“合力论”,既是具体运用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点的最大成果,也是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重大贡献。所谓历史合力,就是指构成人类杜会历史的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历史事变、以及出现特殊历史人物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合力论”就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原理。因此,在研究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说明铸成历史事变的成因、以及说明特殊历史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时,必须采取系统综合研究的方法。所以,在研…  相似文献   
62.
63.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教育是"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发展脉络,这是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分析"信仰教育"的机理和模式,这是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是大学生"道路自信"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4.
试论孙中山理论与实践的普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三分之二个世纪前,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他的非时的离去——北伐战争的风暴正在广东形成和升起——引起了广泛深切的哀悼,追思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场政治思想运动.除了帝国主义及其在华的走狗外,世界人民——年青的苏维埃国家、殖民地附属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广大群众与中国人民一起,表达了对这位巨人的至深的敬意,认同了他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65.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张磊以20世纪20年代为发端,邓小平的长期政治生涯贯串了两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在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建树了光辉的业绩...  相似文献   
66.
《南巡旋风─—广东改革开放新趋势》序张磊1993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旋律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7.
清王朝在辛亥革命中分崩离析,是“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翻的结果”。“孙中山领导的党”,主要就是指1905年夏建立的同盟会。同盟会在近现代中国政治史中具有重大的地位和作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孙中山的革命理念和方案在当时无疑是比较先进的、科学的民主主义政纲;组织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原则,摒除了会党的宗法观念和习气;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量加盟为骨干,他们胜任政治指导者的角色;形成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领导核心,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制定了《革命方略》,包括了纲领、方针和相关政策;基本上统一了全国的主要革命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域性和分散性。同盟会进行了革命的宣传鼓动,批判了保皇谬论,坚持了反清武装斗争,促成了伟大的辛亥革命。当然,同盟会自身的局限性,主要是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芜杂涣散,也给革命运动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68.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2届年会于2005年10月23—24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经典学说的现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西方文论流派的比较研究”及其他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学、文化理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广西民族学院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领导出席了会议。一、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在…  相似文献   
69.
毫无疑问,结束延绵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乃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之一。在专制主义长期君临的封建中国,缔造共和确是空前的革命壮举,对中国社会摆脱中世纪状态、迈向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生的共和制度的实际生存期十分短暂,严格说来,等同于孙中山主持的南京临时政府阶段。随着形势的变化,孙中山不得不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在国内外反动势力支持下攫取了政权,旧秩序在新形式下恢复。这个窃国大盗肆无  相似文献   
70.
张磊  刘丽敏 《社会》2005,25(1):144-163
This investigation report mainly displays a new public spac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society, by analyzing a typical case--Qing Shui Yuan. The new public space has already separated from the state and is managed by both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ogether. Position-exceeding power of the state and deficient position-stimulated rights of the society result in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Position-exceeding power is a pivotal perspective to interpre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Instead of paying excessive attention to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civil rights, we should focus on how social rights stimulated by institutions and laws are turned into re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