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40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45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经济持续增长与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并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引发了人们对于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兴趣。本文在评述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检验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并利用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总体经济增长趋向于正向影响,但其显著性并不高。  相似文献   
742.
专创融合顺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一致性建构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以房屋建筑学课程为例,分析课程传统教学问题,基于"专创融合+一致性建构",从预设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和学习测评三个方面建立高度一致性的组织教学,并将双创教育纳入其中。依托学情分析,先利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分类,再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项目式教学和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最后对学生成绩和问卷反馈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表明该创新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基于"专创融合+一致性建构"的教学实践可为普通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3.
在新伦理替代旧道德作为革新工具的历史时期,进化论不仅对传统纲常秩序构成强有力冲击,还动摇、瓦解了"中体西用"的问题解决方案,成为叙述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线索。新文学书写与评价机制的进步观念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述模式。梳理进化论转化为新文学进步观念的发生语境,有助于对西方理论运用展开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744.
司志超 《公关世界》2023,(9):117-119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形成的特定资源。渭华起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北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文章将渭华起义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分析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渭华起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45.
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给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依托的法治秩序带来了挑战,也产生了全新的法治需求。面对新出现的"治理赤字",如何提供优质的"法治产品",构建有助于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的法治秩序,成为当务之急。但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处于不断创新、发展与变化之中,具有创新性、跨界性、虚拟性以及平台性等典型特征,由中央层面进行统一的法治供给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也无法有效激活地方数字经济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为此,中央通过《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选择在部分地方进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与治理的试验,鼓励试验区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地方性法规探索。此背景下,数字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除了由中央统一推动诸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基础性法律制度的供给外,地方政府以法治试验的方式接入部分法治供给在理论层面何以可能,在实践层面是否具有现实基础、面临那些挑战以及如何克服,便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借助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治试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地方法治试验,是一种有效回应数字经济法治需求的经验性治理方式。其理论逻辑在于以国家整体法治为最终归宿,以地方数字法治探索为切入口,在注重地方试错和经验积累的同时,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作为数字经济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从中央和地方在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中各自所代表的利益及其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出发,构建符合中国特色治理需求的数字法治格局。而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授予的地方法治创设权,中央对地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的授权与激励,以及部分省份"先行先试"的数字法治建设经验积累为该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地方法治试验提供了现实可能。当然,数字经济的这种经验性法治路径也面临地方数字法治边界扩张、地方数据保护主义、地方数字治理方式单一等的挑战,需要以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全国统一市场目标,以及多元共治格局的构建等为限度,以此克服数字经济地方法治试验中的弊病,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746.
陈莜烨 《文史哲》2023,(4):2+169-170
<正>近年来,从文学中复原和呈现历史的现场感和氛围感,已成为研究工作中一种重要而共通的学术取向。文学是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行为,它从来不是自足自为的,而是始终处于与政治、社会和思想的角力之中。只有将文学文本放置于历史现场,考察文学外部的多重力量对于文本的作用,以及文本对于历史的建构,才能真正理解文学作品蕴藏的丰富内涵,并且全方位揭示历史的多元本相。有鉴于此,《文史哲》杂志以“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为主题,于2023年6月3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第三期青年学者工作坊。  相似文献   
747.
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业结构优化表征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机制作用,其逻辑是:以中小商业银行加速布局为标志的银行业结构演变,通过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民非农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逐步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银行业结构演变引致的发展阶段转换对于共同富裕产生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银行异质性特征。稳步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有序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增加银行业金融供给的普惠性,通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48.
从主体维度上看,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主体功能与价值,强调主体因素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作用,指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最高目标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根本价值目标在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通过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来处理族际关系和协调族际政治,把整体建构与发挥区域优势相结合,实现民族群体和民族个体的协同发展。主体维度下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有其生成的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坚持主体功能与价值,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创格局,对促进当今世界民族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