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69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一、序言 本人在整理藏语佛教经典时,从最简明的脚本即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中发现了一件文献,在其批注中称《梅檀瑞像传人中国记》是由回鹘语翻译过的。实际上,我是1984年前后通过白井博之氏的介绍认识和了解该文献的。当时,白井氏是龙谷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的学生,在他手中保留有4篇原稿及译文,他认为其中有“很多以藏语形式存在却又无法用藏语翻译的外来语”。  相似文献   
102.
上计制度与“耆旧传”、“先贤传”的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公布的郴州晋简资料入手,与传世文献进行比对,揭示出汉晋时期"耆旧传"、"先贤传"的编纂与上计制度之间的关联。东汉以降,"耆旧传"和"先贤传"的编纂在地方上流行,对于先贤的认定标准和控制,却由中央政府统一掌握。这并不只是"乡里意识"的反映,而是与王朝的政治意图和统治政策有关。具体言之,即王朝出于稳定地方统治的需要,控制并选定"先贤",表彰"先贤",优待"先贤"子孙。正是这种政策导向引发了乡里社会"耆旧传"、"先贤传"的持续编纂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3.
在蒙古文学中,崇尚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平衡的作品比比皆是。初步梳理从萨满教祭词、神歌到蒙古族长调民歌,再到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创作中,贯彻始终的蒙古族敬畏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题。  相似文献   
104.
从人称其为人的标志自我意识入手分析思维的本质及其创造性,解释出思维的本质是直觉与逻辑原始的辩证统一性和能动创造性,思维建构知识的创造性源自于思维所固有的直觉与逻辑相统一的这种本性,它具体表现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的创造:即直觉与逻辑自发渗透的无意创造,直觉与逻辑对立互渗的科学创造,直觉与逻辑高度融合的理性创造,三者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加强和体现了创造的强度和能力,在整体上构成一个有序而统一的创造历程。  相似文献   
105.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如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塑造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今后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美国国内正在讨论的“新多边主义”,是将联合国、G8、APEC和北约等机构、机制加以联系,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现代性三元分裂着眼,分析现代国家同文同种论并与之商榷,指出多样化符号意识形态之间"美美与共"的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东汉末年的荆州,兴起了具有与此前儒教不同特点的新儒教-荆州学。它的形成不仅缘于宋忠、綦毋闿等刘表集团的内部成员,同时也包括了司马徽、庞德公等在野的名士。在这样广泛的交友关系中成立的荆州学到底具有怎样的特征。又是为何诞生于荆州?修习了荆州学的诸葛亮在刘备处仕官,最终在蜀汉建国过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荆州学又在诸葛亮的思想里占据了怎样的地位?此外,在经学上师承宋忠的王肃对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荆州学是经过了怎样的演变才出现了王肃反郑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