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武汉理工大学的“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点于2005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将于2007年正式招生本学位点依托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政治学系,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有9人(3人为博士后)。  相似文献   
82.
一、敦煌出土的藏文资料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中发现的古写本中,除汉文以外,还包括有藏语、回鹘语、和阗语等语言资料,特别是藏语写本为数较多,数量仅次于汉文。其中A·斯坦因氏收集的写本现保存于英国印度省图书馆,据德·拉·瓦烈·普桑教授编辑,1962年出版的目录Calalog le of the Tibetan Manus crt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lnda Office Library有765件。法国P·伯希和所得部分由巴黎国民图书馆所藏,计2216件,1939至1961年,由M·拉尔女士分三册静成目录lnventaire des manuscrits tibetainsde  相似文献   
83.
"韩国新电影"与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平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新电影"和中国电影"新生代"二者尽管外部形态迥异,但却具有相通的内在旨趣,即都呈现出边缘书写和主流皈依的分化态势.而大致相仿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创作主体选择的个性化则是导致这种创作状况的主要因由.  相似文献   
84.
《保训》所见四个"中"字,只能理解为治国安邦的重要理念,而无法视其为某种具体之物。"中"作为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对应着人间社会与天地万物,是处理族群间矛盾的有效手段。这种理念必须放在与法的制度、法的实践相关的情境中才能理解。从《保训》中,看不出"公平公正"的"中"与追求平衡技巧的"中"以及心学意义上的"中"有直接关系,只能作"正直无私"解。"三降之德"应该理解为"极其恭敬谨慎之德"。  相似文献   
85.
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四个方面挑战,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思政课的地位与作用、在大思政格局下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6.
晚清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要求,都源于进步知识分子的现代性焦虑。近代先驱在设计社会变革路径时,最初并没有把文学摆在重要位置。梁启超等人对文学看法的改变,与他们维新变法失败后,在中国社会变革问题上思路的调整有关。与此同时,一些进步人士在试图引入西方的科技文明与文化观念时,发现自己曾经得心应手的汉语书面语系统已经显得言不及意,新民、开发民智目标的实现也需要语言的转换。晚清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在实践的层面上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以启蒙大众与政治变革为目的的文学革命,极其看重白话的作用,把语言变革当成了重要突破口;而由于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近代的语言变革运动必须最终突破这一堡垒才能够言胜。  相似文献   
87.
自然是在文化中生成的概念.由于文化语境的转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美学谈论的是不同的自然.对古典主义美学而言,自然是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其作为美的对象的等级与其人文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自然本身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与意义."越是原始的自然,越具有审美价值"是现代主义的审美趣味,这跟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人与社会的对立相关自然在这里仍然不是感性的自然本身,而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而存在,表达的是现代人超越现实的理想.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自然成了商业操纵下的一个个风景名胜,这一过程更是原生态的自然被剪裁、被概念化,成为干枯的文本的过程.作为文本的风景被后现代人阅读的方式就是观光旅游,对自然的欣赏最终变成了消费风景名胜的旅游快餐.生态美学试图颠覆长期以来形成的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从人的替身、从象征物、从文本化的处境中拯救出来.它把自然的拯救看作人的拯救的途径,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实现了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88.
为了深入研究唐代永贞年间的政治,通过研究唐代王叔文等人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中革新派主要人物与啖助、陆淳等春秋学派的关系,可以深入了解唐代这一时期的政治关系.认为永贞革新集团与春秋学派关系密切,革新集团推行善政的主要思想基础是啖助、赵匡、陆淳在发展新春秋学时提出的大中理论.  相似文献   
89.
从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入手 ,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理论怎样发展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主要从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原则和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