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21.
朱立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6,(4):56-58
2009年秋,建芳成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博士生,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方向,2013年夏,她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她的学位论文就是眼前的这部书稿:《新的审美经验的诞生》。看到她凝聚了几年心血的学术研究成果即将出版,我由衷地为她高兴,她提出要我写个序言,我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22.
近20年来台湾地区"本土论"思潮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论"或"本土化"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最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在当代台湾社会思潮脉络中,"本土"和"本土化"逐渐演变为一种内涵单一的话语,甚至异化成一种封闭、排他和民粹化的政治意识形态.从"本土论"的形成与演变中辨析台湾知识界的分歧,观察本土主义思潮极端化发展与"台湾文学论"话语霸权建构的关系,并分析台湾知识界对"本土论"的诸种反思、批判与解构. 相似文献
23.
物化都市的感觉主义书写——朱天文短篇小说的身体叙事与颓废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上世纪90年代以降,台湾的都市文学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发展,其主题演绎与形式变化愈发缤纷多元,其间,女作家的创作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聚焦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朱天文解严后的短篇小说创作,集中探讨她对物化都市的感觉主义的把握方式。 相似文献
24.
朱立立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7-11
台湾作家李渝的经典作品《朵云》在大陆学界尚少有人关注.该作品文字精致、意蕴幽徊、意境诗性,从其美学价值看,堪称华语小说中的精品;而其清幽淡远的女性叙事之间显示出来的20世纪民国历史风云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同样撼人心魂,让我们得以倾听两岸分离的社会历史悲剧沉淀于人心的悠远细密的回响.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悦纳异己"发生的兴趣和相关文化论述令人深思.在我们看来,这种文化翻译和阐释实践不只源于学术热情,也是对当今台湾精神状况的焦虑与不满的表达:透过对"悦纳异己"的译介与阐释来介入当下现实,为重建族群之间、两岸之间、本土外邦之间的伦理性关系,寻找一种哲学伦理学的参照.从"怨恨现代性"的分析到对"和解"可能性的探讨,从"大和解"论述到"悦纳异己"说的引入,都表明当代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宽容"精神的坚持.这或许可以成为改变当前令人困惑的当代台湾社会状况的一种力量. 相似文献
26.
台湾的重写文学史思潮肇始于解严前后,持续至今、方兴未艾。本文从意识形态分歧、方法论变革、文学史料发掘、文化多元主义等多重因素探讨这一文艺现象与思潮发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并着重分析了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八个主要路径:福柯路径、后殖民路径、现代性反思路径、世代与叙事认同路径,本土主义路径,地方知识路径,阶级、族群和性别路径,两岸统合路径;继而对重写文学史过程中的重要论争和分歧进行了初步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27.
在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上,"白马文艺社"的文学创作具有新文学精神的传承和向海外播迁的特殊意义。"白马社"文化精神的形成有三方面的思想资源:五四新文化思想、西方现代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白马社"追求东方与西方、宗教情感与人间情怀、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文化精神。白马社的现代诗创作既与五四新诗传统衔接,又开创了与海峡两岸诗学都不同的诗歌美学道路,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语感和韵味,为当代汉语诗歌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8.
朱立立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2,15(2):202-204
翻译是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但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所载负的文化现象,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承原文本身的语言价值,还在于使读者更好更准确地体会其文化函义。文章在功能对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翻译比喻词时的不同效果。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9.
朱立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2-97
胡鲁之争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意味深长的文化景观,而鲁迅的不宽恕与胡适的宽容常被同时提及、比较。作为20世纪中国最富有影响力的思想者和文学家,鲁迅的不宽恕究竟传达了怎样的讯息?在他所留下的堪称丰富的精神遗产中,不宽恕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鲁迅的不宽容及其强调复仇、决不妥协的精神界战士形象,是当今文化语境下仍然值得人们探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朱立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36-39
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受到了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种事实上存在已久的质疑,既有关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也有对整个学科研究持否定态度。无论争论的双方意见如何相左,其积极意义在于强化了我们对于世界华文文学这一特殊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视。一个新的学科的成立,除了对于所属研究范畴的资料有所积累、个案有所深入、史脉有所梳理之外,还必须对这一特殊学科的性质、特征、关系等做出自己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建构;而这正是才走过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还未及深入、因而显得基础薄弱的原因。本专题的几篇文章,虽不是对这场争论的正面参与,但却是由这场争论所引发的对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同仁对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