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两个机会     
李智红  高达 《领导文萃》2006,(4):102-103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征兵中应征入伍,即将到最艰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这位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被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被分配到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担惊受怕了。”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外勤部门呢?”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被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  相似文献   
22.
低头的智慧     
我所供职的小城,地处四季如春的云南西部,即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也难以遇上下雪的光景。但今年的气候与往年有些不同,眼看着春天都来了,天空中却意外地飘飞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雪花中还夹杂着米粒般大小的冰雹。  相似文献   
23.
在跨越澜沧江中游的那条古老而又凝重的“西南丝绸之路”边缘,盘桓着一个月牙形的大江湾。大江湾斜斜地旁伸出两条矮小的山脉,远远看去,非常像是一双舒展开来的玉色手臂,臂弯里款款地搂定了一个约有三五十户人家的灵秀而小巧的白族寨子。 寨子名叫鹿鸣寨,后依云岭前临大江,进出寨子的门户全赖于一个狭小的岩洞,除此别无他径。因为与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比,鹿鸣寨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明清以来的许  相似文献   
24.
我先前工作的地方,位于澜沧江的东岸。那地方山高坡陡,谷深林密,时常有许多猴群出没活动。许多以狩猎为生的猎户,常常在临江的一块平地间捕猴。猎人们在长期的狩猎生涯中,总结出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捕猎猴子的办法。但最为常见的,是用石上凿洞之法。先选准一块猴群经常出没嬉戏的巨石,然后凿出一个里宽口窄的石洞,洞口的直径仅仅只能容纳一只猴爪伸缩,洞底放进一颗烤得喷香酥脆的核桃。那些贪口福的猴子一嗅到核桃的香味,便会把手伸进石洞掏摸。猴子一旦抓住了核桃,爪子便再难以抽出。而这只贪心的猴儿,由于过于迷恋核桃的香味,一…  相似文献   
25.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英语技能分项教学,以求提高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两个学年的成绩进行SPSS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确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人们也许不知道,现任墨西哥总统的毕森特·福克斯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他卓越的推销才华。福克斯原先不过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名普通的推销员。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福克斯说:从推销自己到推销商品,再到推销一个国家,这中间没有多少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27.
他是一位孤独而又窘迫的画家。他一直梦想着能够在拥挤的美国画坛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失败却一直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他费尽心血创作的画作,连参加最低等的乡村画展都难以入选。曾经有相当  相似文献   
28.
人生如赛事     
我喜欢看球,尤其喜欢观看篮球比赛,喜欢看运动员们在竞技场上驰骋拼杀,一决雌雄。每一场赛事,我几乎都不轻易放过观看的机会。看球看得多了,便从那些泾渭分明的竞赛规则中,联想出了许多做人的门道,悟出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心底便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人生如球。仔细想想,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不分场次,不计时间的球赛。我们所立身处世的社会,其实就是一个庞大的“球场”。我们每个人在这  相似文献   
29.
好邻无价     
李智红 《社区》2002,(4):32-32
我曾在《韩诗外传》中读到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说是先前有一户人家丢了一块猪肉,婆婆不分青红皂白,硬说是媳妇偷了,要她从此离开这个家。可媳妇根本没有偷肉,任凭她怎样辩解,婆婆也不相信。万般无奈,媳妇只好怀着满腹的冤屈,哭哭啼啼地离开了家。 这事很快就被邻居家的大婶知道了。 看着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这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分崩离析,这位善良的邻居  相似文献   
30.
生命的高度     
自从1921年英国组织“远征人”开始向珠穆朗玛峰挑战以来,人类挑战这座世界最高峰的登山探险活动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虽然至今已有300多人登上过珠峰的顶峰,但有许多的登山探险英雄,却已经永远地长眠于珠穆朗玛峰那皑皑的白雪之中,欧文和马洛里便是其中最早的两位。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无疑是二十世纪登山探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