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0篇
社会学   445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李黄珍 《职业》2005,(12):4-6
没有职场女将的犀利眼神,没有震慑沙场的女强人气势,也没有商场披荆斩棘的沧桑;眼前的她仿若邻家女孩,温柔可人的眼神、小巧白净的脸颊,渗透着恬静和乖巧.难以置信,她会是一名驰骋职场多年、屡立战功的巾帼猛将--著名的北京1 1>2拓展培训学校的创始人、女校长.是什么造就了她的职场成功?  相似文献   
52.
"民间外交家"之"最" 十八年前,还是我在海外求学之时,我就立下一个信念: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会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那时,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将空前繁盛,我愿为此做一个搭桥铺路者.  相似文献   
53.
李黄珍 《职业》2006,(7):7-8
美丽而聪慧的张筠,在大学里学的是艺术管理——艺术领域内对经济事务的管理,主要面向剧院(团)或经纪公司培养管理人才、经纪人等。热衷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木大四毕业前夕,张筠就已经开始去一些大的影视公司工作。2005年7月底,张筠毅然辞去工作,随老公去了日本。  相似文献   
54.
李黄珍 《职业》2006,(7):12-16
社会高速发展,职场竞争日益激烈,困难可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压力霎时间似乎可以把人的意志全部摧毁。我们拿什么去抗衡?稳定、健康的心态和百折不挠的抗挫能力--这也就是情商内核部分。  相似文献   
55.
李黄珍 《职业》2006,(11):57
2006年10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度盛典上,“2006年中国最佳雇主年度报告”课题组对《中国最佳雇主年度报告》主要成果进行了发布,并公布了2006年中国最佳雇主top10评选结果。上榜企业1.广东溢达纺织品有限公司入围理由:本着“以人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和  相似文献   
56.
李黄珍 《职业》2006,(1):32-33
创业是无数人心中带刺的美丽梦想。近日, 由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实施的《北京市创业环境 调查问卷》显示,有72%的应届高职大学生想自 主创业。但是我国创业成功率平均仅为5%左右,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面临着自身经验不足、商 业资源缺乏、团队管理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阿 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来。”创业指导师无疑是为这些怀有创业梦想的人 们提供成功新支点的伟大工程师。  相似文献   
57.
赵奕丞  李黄珍 《职业》2006,(9):16-17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职场网的高级职业咨询师赵奕丞先生,应邀做客中国网的中国访谈节目,为职场新人们在线答疑解惑。正确定位是做出职业选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工资立法三大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黄珍 《职业》2005,(5):14-15
[新闻事件]每年,老板玩人间蒸发,工人拿不到血汗钱的事件屡见不鲜.2005年3月,一位农民工爬上了北京上地的一栋楼房高处想了结生命,后被人们劝救下来,经了解得知,他是因为拿不到拖欠已久的工钱走投无路,悲愤之余而心生轻生念头.据报道,截至2005年2月,全国建设领域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7亿元,已偿还334亿元.如此巨额的数字,引起了无数人沉甸甸的思索.完善企业工资立法,依法保证企业工资分配规范有序进行,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形成合理的分配关系,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9.
李黄珍 《职业》2005,(2):11-14
新"四项基本原则" 主要症状:家里饭基本不吃,家里家务活基本不干,家里孩子基本不抱,家里老公基本不碰.  相似文献   
60.
李黄珍 《职业》2005,(7):11-13
在记者手里,有三组沉甸甸的数据.一组是5年前,因为薪酬低下等客观原因,沿海一带几千名技术工人先后跳槽,导致一家玩具制造厂流失45%的工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组是2005年3月,上海一大型制造企业开出年薪三十万的高薪寻求高级技工的新闻报道;还有一组数据源自"北大未名阳光"工作室最新的调查统计,在不同人群中,愿意将来去读技校,走上技术岗位的仅占9%;愿意把自己孩子送到技校学习的仅占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