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28篇 |
免费 | 197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02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246篇 |
人才学 | 183篇 |
人口学 | 109篇 |
丛书文集 | 1602篇 |
理论方法论 | 279篇 |
综合类 | 3188篇 |
社会学 | 512篇 |
统计学 | 3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448篇 |
2013年 | 297篇 |
2012年 | 334篇 |
2011年 | 354篇 |
2010年 | 386篇 |
2009年 | 421篇 |
2008年 | 400篇 |
2007年 | 345篇 |
2006年 | 335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71篇 |
2001年 | 240篇 |
2000年 | 210篇 |
1999年 | 154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95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65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现实主义”小说延续了新写实小说的写实手法,真实地描述转型期现实生活,平实地描写经济大潮中处于困境的人们的复杂关系,是90年代文坛上涌动的现实主义浪潮。其不足在于缺少对所写故事的理性思考,缺少对题材的提炼与开掘。 相似文献
122.
西藏从元朝开始就正式划入中国版图,西藏从此开始接受历代中央政府的管辖。通过对西藏与历代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西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的形成过程,从中更加清楚看到作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密切联系以及西藏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看到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和渗透,以及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分裂祖国的西藏“独立”的阴谋活动。 相似文献
123.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124.
儒家重人伦,群与己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便可以视为最普遍的人伦。因此,从先秦到宋明,儒家一再在不同的层面对群己关系加以界定,后者从一个侧面展开了其价值体系。宋明新儒学在这一问题上既有相同的价值运思趋向,又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侧重之点,二者对尔后的中国哲学(包括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 《大学》提出“壹是以修身为本”,既强调了道德涵养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亦相应确认了自我(个体)在涵养过程中的本位性。事实上,孔孟已把修己视为行义为仁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5.
灾后社会重建,实质上就是在地震物质废墟与精神巨大创伤的基础上,如何合理整合各种资源,恢复和重建社会秩序。作为一种专业服务的力量,社会工作服务实践通过理念、项目化和方法论三大命题,有效对接安置灾区特质、回应灾民服务需求、嵌入灾区重建路径。然而,要科学评估社工介入的绩效,还需要对社工的角色和功能进行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26.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之后,终于将着眼点集中到了增强企业活力这个方面。但是,对企业活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就目前状况看,它仅限于理论界的探讨和界定;对具体从事企业管理的人员来说,企业活力仍然是一个比较笼统、模糊的概念。尽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企业活力问题也 相似文献
127.
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地方分权与中国地区教育差异魏后凯杨大利本文是对我国地区教育差异的经济学实证分析。文章利用系统的统计资料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重点考察了我国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分权化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 相似文献
128.
农村社区发展需要“领袖式”的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宁 ,天下宁”已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到邓小平 ,都十分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使农村、农民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 ,无数的乡村摆脱了贫困。先进农村社区的共同点是“领导班子强” ,其中特别是“班长强”。这些先进“班长” ,除了具有优秀人物的品格、是一个模范的领导干部之外 ,往往还是农村社区的“领袖”。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结合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 ,培养“领袖式”的干部。这是因为 ,农村生产方式的特殊性 ,要求其社区领导干部中必须有“土生土长”的“领袖” ;农村由于地缘因素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宗亲性 ,使得社区发展更需要“领袖式”的人才以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9.
《中州学刊》一九八二年第五期上发表了李门同志《平都天下古名山》一文(以下简称李文,下边凡引用该文,不再加注),向读者介绍了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轶诗”。但仔细读过之后,觉得有不少失实之处,特此提出商兑。 相似文献
130.
心性现象学被认为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或依据现象学精神,围绕古今中西文明推动心性思想研究的尝试。事实上,现象学通常被等同于心性现象学。真正说来,心性现象学(意识现象学、精神现象学)在早期现代哲学中有其重要资源,但主要归属于后期现代哲学。这是一种意向性现象学,它要么围绕纯粹意识要么围绕不纯意识(身体意识)展开,并因此可以区分为纯粹心性现象学(纯粹意识现象学、纯粹精神现象学)和不纯心性现象学(不纯意识现象学、不纯精神现象学、身体现象学)两大类型。伴随着当代哲学的来临,一种几乎还没有获得承认的物质现象学(非意向性现象学)突然涌现,这意味着心性现象学的黄昏和物性现象学的黎明。在现象学彻底化的进程中,所谓的现象学神学转向只不过是一个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神性现象学。当代现象学不再强调人或自然的心性,不可能回到人或自然的神性,只能认可人或自然的物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