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清华简《尹诰》的发现,是《尚书》学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然而清华简整理者谓《尹诰》"或称《咸有一德》",把两篇不相干的篇名说成同一篇文字,从而把古文《尚书.咸有一德》指为"伪作"。这是违背《尚书》一篇一名的通则的。西汉司马迁和东汉郑玄由于未见古文《尚书》的全貌,作出不符史实的叙述和注释,我们今天再不应该重复这样的错误。通过对清华简《尹诰》和古文《咸有一德》篇名、时代和体例的辨析,《咸有一德》在考订历史事实、校雠古文献和研究商大臣伊尹道德风范等方面具有珍贵价值。希望清华简整理者能摆脱疑古时代"定谳"的阴影,吸收《尚书》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2.
春秋时期的晋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曾经出现过一种叫做“爱田”(“辕田”)的土地名称。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自古至今歧解纷坛;对它的解释,又往往涉及古代土地制度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它作一番认真地辨析和探讨。 一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爱田”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即根据“爱、辕、、换,四字音义同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认为“爱田就是换田”。原  相似文献   
23.
杨善群 《学术界》2007,(4):70-79
本文通过《孙子》、《老子》等大批古籍由"伪"变真的考证过程,阐述当前学术界对古籍辨伪进行拨乱反正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论证这种辨正工作的原因、重要性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4.
据史书记载,孔氏家族的始祖孔子曾对古代优秀文献《尚书》进行编纂,并为每篇作《序》,概述其写作的原委和宗旨。孔氏家族在西汉的传人孔安国,于秦火之后对《尚书》进行抢救,并为之作训注文字和考证史实的《传》。孔安国之后,孔氏家族许多学者坚持对《尚书》及《传》进行搜集、整理和修订。至魏晋之际,包括今文三十三篇和古文二十五篇共五十八篇完整的孔传《尚书》,已经问世流行。孔氏家族对《尚书》学贡献卓著,在历史上应该写下浓重的一笔。可是自宋代疑古思潮兴起以来,许多学者对孔氏家族在《尚书》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进行歪曲、抹杀和诋毁。今天我们必须拨乱反正,揭露疑古思潮的危害,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让孔氏家族对《尚书》学贡献的业绩,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25.
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中,莒国是一个疆域较大、经历复杂、有一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兼并战争中曾崭露头角的国家。然而由于司马迁的《十二诸侯年表》没有把它列入,《史记》中无一《世家》记载其事迹,故历来史学界很少提及。近二十年来,随着东夷古国史研究和当地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莒国史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莒国的时代、姓氏、疆域、盛衰、结局和地位,作一综合的考察,以求对莒国的历史有比较全面的、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从西周,春秋至战国时代,在政治舞台上极为活跃的“国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集团,学术界至今异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卑者、微者、贱者”,有人却说它“以公、卿、大夫为主体”;有人主张国人的成员是“工商,即富人”,有人又指出它“以农民为最多”。为了澄清这些矛盾紊乱的观念,有必要作如下的探索和辨析。一、国人的由来国、野的划分,在周初是十分严格而慎重的。《周礼》各官职的序文都写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郑玄注:“体,犹分也;经,谓为之里数。”宋叶时在《礼经  相似文献   
27.
周礼是周代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规范的总称。周礼是如何制订的?它的性质是什么?在历史上起过怎样的作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通过对周礼制订的宗旨及其内容的考察探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8.
该文以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通过“项目驱动—产学研融合—能力培养—创新应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教师科研项目为驱动,聚焦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产学研融合,将大数据交叉学科创新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以项目为驱动的大数据技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以及科研探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9.
杨善群 《社会科学》2005,(6):104-110
"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本文细致阐述西周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少数族纷纷来贺等升平景象,指出这是由于西周初年以礼治国、崇尚道德教育、实施惠民政策和严格执行法制的结果.不过"成康之治"到康王后期已经出现种种衰乱迹象,如沉湎女色、征伐不断、刑罚不慎等;而非史家历来所说,是自后来昭王开始衰落的.研究成康时期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相似文献   
30.
"爰田"或作"辕田",是春秋战国间晋国和秦国实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地制度.学术界长期以来把这种制度解释为"换田"或"换地换房",往往自相矛盾,越说使人越糊涂.根据史籍记载,考察这种制度产生的背景、原因,在晋、秦两国的实施情况及其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并根据字书解释,考证"爰"和"辕"的真正意义,可以看出,"爰田"实际上是由于当时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为"引"导和结"援"而"上下相付"的赏田,从而正本清源,恢复历史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