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荀子教化思想与理念中存在法政要素与模式,从内部角度分析,内容上有融合“礼法礼义”与“圣贤君子”的模板化要素,以及以道德等差与礼法贯通整个过程的示范化要素;而从外部视角来看,可得出以师教导与以礼法规范为内容的强制化要素,以及以学习为条件的发展历程的可塑化要素。以传统中国纵向历史发展中人的制度化特性为文化背景,荀子教化思想背后蕴含基本的原理,展现为“圣贤君子”的制度化,并且具备规范性、规制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特性;从具体运行来看,以示范化要素为起点、模板化要素为内容、强制化要素为手段、可塑化要素为途径与归宿,形成一个从圣贤到圣贤的“制度”循环,作为荀子教化思想中的法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